(20121018原建20141011新增)自一九四九年國軍進駐金門後,即在地區實施軍管制度,並且從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九二年期間,於金門實施戰地政務。金門民眾在砲戰威脅,軍事管制生活不便,經濟無法自由發展,教育資源不足及職務調動等等因素下,人口大量外移遷徙到台灣....相關史料顯示,在戰地政務長期軍事管制之下,依照民防隊組織條例的規定,凡設籍於金馬地區的國民,男子年滿16歲至55歲者,經體格檢查合格者得編為乙種國民兵,為民防隊隊員而應接受組訓並執行支援作戰任務;女子年滿16歲後,亦得編為婦女隊,從事救護醫療、支援作戰的任務,服役年齡至年滿50歲。

胡璉於1949年11月上任首任"金防部司令"後,即開始以"人人納入組織,個個都能戰鬥"為口號,把金門的成年男女都編入"金門民眾任務隊",是為"乙種國民兵",這些民兵除了沒有正式的軍人身份也因此不能領取津貼外,其他方面都和軍人無甚區別,不但要參加定期的操練,還時常要接受修工事、搬運物資、運送傷員等種種軍事任務。(溫仕忠,《胡璉將軍與金門》,金門縣"文化局"出版)

1951年,"金門民眾任務隊"易名為"金門民眾反共自衛總隊";1957年,又易名為"金門縣民防總隊";1973年,又改名為"金門縣自衛總隊"。雖然這個名字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換,但是"金門民防隊"一直是金門民眾習慣的稱呼。凡年滿16歲(男至55歲,女至35歲)的金門人,都要加入"金門民防隊",只有"殘障痼疾者",方可"免除參加任務隊及義務勞役之派遣。

在以上過程中,"金門民防隊"的組織體係也變得越來越嚴密。1957年,"金防部"遵從蔣介石"時時戰備,日日求新"的訓示,在金門建立了"戰斗村"組織,把全縣155個自然村,依照戰術需要,按人口、地形、面積等情況,拼編為73個"戰斗村",使軍政警民合一的一元體制在村一級的基層得到徹底執行,"以加強民眾組織,使人人成為戰鬥員,村村都是戰鬥堡,構成全面製敵的戰爭面,以發揮統合戰力,支援軍隊作戰。"(《金門縣志·兵事志、華僑志》)

閱兵憶往點滴在心頭

(金門日報 2014/10/11)金門自衛隊第一次參加十月十日國慶閱兵是在民國六十四年。參加過第一次閱兵的林梨娟表示,當時有一些正規軍看到金門女自衛隊時曾脫口而出:金門的女生都「歐首熟」(黑漆漆)?驚死人!林梨娟還保有當時刊在報紙上的彩色閱兵照片。  

金門縣國慶閱兵自衛隊促進會昨天(一○三年國慶日)在金湖鎮召開會員大會,曾經於六十四年參加國慶閱兵的許績永、董群省、林梨娟、林壬華、陳天生、王德象等,都參加了聚會。  

回首當年,許績永當時是以金城鎮長的身分擔任金馬自衛隊國慶閱兵的大隊長,他只需坐在「吉甫車」上「甩刀」,因此不太被操到;但是,訓練期間,每天都有女生曬到昏倒。  

回想當時,董群省還記得訓練兩週之後,總隊長開始吃不下飯了,因為看到金門自衛隊的進展,擔心國慶日當天會很難看。不過,也有人很佩服,很羨慕金馬自衛隊,因為正規軍練了一整年不一定能上陣,自衛隊卻只練了二、三個月就能走過總統府。  

訓練很辛苦,難免有人萌生退意,長官就會以他們是四十一取一的菁英,不能丟金門人的臉云云來鼓勵他們,然後又用軍法來嚇唬他們。  

曾經於民國六十七年、六十八年、七十年、七十一年參加過四次國慶閱兵的鄭淑燕至今仍保有許多自衛隊時代的舊照片;她表示,受訓就像當兵一樣,要全裸洗群 體戰鬥澡,她第一次根本不敢,但又不能不洗;晚上站崗則會覺得很恐怖,有一次看到有人抽煙還以為是見到鬼;白天訓練時,也曾被蛇嚇過。她曾與陳秀卿同梯, 陳秀卿對往事的記憶已經模糊,她覺得操練真的是很辛苦,但也有快樂的一面。  

金城鎮前鎮長鄭慶利曾經於民國七十一年擔任金馬自衛隊國慶閱兵的大隊長。閱兵結束後,他們搭軍船由高雄返金,卻遇上颱風,因船艙的櫃子傾倒擋住,連飯都 吃不到;上岸之後,雖然妻子因為暈船加上疲憊癱倒,他只能託軍方送她回家,自己仍領著大隊完成最後的里程,然後去向司令官報告:我們把金門精神帶到台灣, 把榮譽帶回金門!  

參加過六次閱兵的鄭鳳仙表示,那是段很辛苦的日子,但也很值得懷念;印象最深的,就是皮膚個個都曬得很黑;她說:這能不能申請國賠啊?

引用   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244848&PageType=0&Language=0&CategoryID=6&DepartmentID=&Keyword=


蔣總統經國先生與金門女自衛隊

國慶閱兵金門自衛隊隊服勳章— 在八二三戰史館
(from: 洪燕玉版主)

76年金門自衛隊


旗隊三人組


最後一批參加國慶閱兵的女生連— 在金門尚義機場

早期的自衛隊製服!


旅臺金門自衛隊員聯誼 歡喜話當年

「向金門自衛隊女英雄致敬!」金門縣副縣長吳友欽昨天中午參加旅臺曾參與國慶閱兵的金門自衛隊員聯誼餐敘,他一時興起高歌一曲「流浪的聲音」,期許人在臺灣、心在金門的自衛隊員多回曾經流汗、流血苦訓閱兵陣列的故鄉,看看金門近年來的進步建設。

國慶閱兵金門自衛隊聯誼會長洪燕玉當面向李沃士縣長建言,主張循縣府正推動的「金門百萬大軍重返英雄島」的作法,也設計金門自衛隊員重返金門,相信定能吸引眾多旅臺自衛隊員攜家帶眷回金門觀光。李縣長深表贊同,應允將交由觀光處速行研辦。

由曾任國慶閱兵金門女自衛隊長洪燕玉發起的金門自衛隊聯誼餐敘,昨日中午在桃園縣中壢市皇帝嶺餐廳舉行,與會自衛隊員數十人,還有遠從臺灣中、南部北上的當年自衛隊閱兵軍方教官、教育班長等多人共襄盛舉。

中壢市長魯明哲的父親,於民國四十七年任金門砲兵營長,打過砲火硝煙的八二三砲戰。魯市長糼年曾到過金門,對金門有感情。他力讚金門鄉親「非常的忠」,此種忠義性格令人敬佩;他說自己算是半個金門人,有感於金門鄉親對國家的全力付出,他一定要到場表達百分之百的感謝。

金門自衛隊於民國六十二年九月,遴選三百多名隊員參加當年國軍「九三軍人節」操槍表演,嶄露頭角。六十四年,遴選男女隊員四百多人,經國軍官士兵幹部嚴格訓練數月,以壯勝軍容首度參加國慶閱兵,成為國際矚目焦點。

71年自衛總隊總隊長與男女旗隊留影

當時金門自為總隊長為 曲知平總隊長

71年金門縣倪縣長與男女旗隊留影


71年 參加台南區運會開幕典禮!

71年雙十閱兵結束 台南市蘇南成市長邀請男女自衛隊參加台南市 區運開幕典禮(金門與台南是姐妹市)

69年金門自衛隊


而自民國62年9月,自衛隊挑選了三百名隊員參加國軍「九三」軍人節大會操槍表演,及民國64年10月復遴選男女隊員四百名,首度參加該年度國慶閱兵慶祝大典,兩者均深獲中外來賓讚許。自此至民國76年止,每年選拔男女隊員256員再經嚴格訓練後,於當年國慶大典或閱兵典禮上展現成果,每每亦成為中外人士目光的焦點。

在金馬戰地成長的兒女較之於後方的男女青年,總會多了幾分剛毅與吃苦耐勞的習性。單從女性而言,至少在民防隊受訓的過程之中,她們吃了許多後方女性沒有吃過的苦,這些從64至76年歷次的國慶閱兵大典中,就可以看得出一些端倪。在此,謹以本週拙文預祝曾在全民皆兵的戰地政務時期,金門地區歷經百般磨礪的廣大婦女同胞們——婦女節快樂!


而金門民防隊長期以來為支援軍事作戰、執行戰鬥任務所受的苦,豈是外人所能了解的?也因為金馬民眾長期的付出,使臺灣能在四十年安定的生活中,創造了「經濟奇蹟」...

62.9.9金門日報對金門女自衛隊凱譽歸來一系列報導

全民皆兵的戰地政務時期

根據《金門縣志》記載:「國軍轉戍金門,為結合軍民戰力,最初各鄉鎮即有民眾任務隊編組,以支援軍事作戰,保家保鄉。」 當時因時局動盪不安,駐軍以拉伕似的運用民力(故有「民伕隊」之稱),其任務僅以協助運輸與構工為主。民國四十二年金門恢復縣治後,始有民防之編制,以行訓練與任務分配之工作。

民防隊臂章(上)臂章上的口號(下)


玆將民防隊大事記載如后:

*民國四十二年,金門縣設立「民防指揮部」,下設各鄉鎮民防大隊,村里設民防中隊。

*民國四十三年,「九三砲戰」爆發,民防隊接受駐軍指揮,全力支援構工、運補等軍事勤務。

*民國四十六年十月,民防指揮部改為「民防總隊部」,嗣後又結合「警政」與民防為一體。

*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伊始,民防隊即受村落指揮官指揮,全體動員配合軍事作戰,其英勇表現不亞於部隊。

*民國四十九年,「六一七砲戰」,民防隊即刻動員,進入戰備待命作戰。

*民國五十五年九月,民防總隊部又改為「民防指揮部」,增加組織編制。

*民國六十年十二月,再改為「民防總隊」,設為專任機構。

*民國六十二年六月,民防總隊又改為「自衛總隊」,加強訓練編組。

*民國六十二年九月,遴選三百名自衛隊員參加國軍「九三」軍人節大會,作操槍表演,獲得中外人士激賞。

*民國六十四年十月,遴選男女隊員四百名,首度參加慶祝國慶閱兵大典,陣容壯大,深獲中外來賓讚許。

*民國六十五年十月,選拔優秀男女隊員二百五十六員,參加國慶閱兵大典,搶盡風釆。

*民國六十六年十月,續選拔優秀男女隊員二百五十六員,參加國慶閱兵大典,好評如潮。

*民國六十七年元月,奉行政院核定為「金門縣民眾自衛總隊」組織編制。

*民國六十七年十月,再次選拔優秀男女隊員二百五十六員,參加國慶閱兵大典,同獲好評。

*民國七十五年元月,為貫徹精簡政策,民眾自衛總隊重新改組,精簡組織。

*民國七十六年三月,遴選優秀男自衛隊員四十三人,參加「九三」國軍運動大會,榮獲後備軍人組總冠軍。

*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自衛總隊因戰地政務解除而裁撤。

金門民防組織從民國42年設立「金門縣民防指揮所」開始,經過46年的「民防總隊部」、59年「民防指揮部」、60年的「民防總隊」、62年的「民眾自衛總隊」,直到81年11月7日戰地政務終止才裁撤,走入歷史。

曾偉宏表示,最著名的47年「八二三砲戰」期間,金門民防隊負責協助當時海岸巡防,並投入灘頭搶運、後勤補給等任務,犧牲奮鬥精神,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瓊林民防館」位於瓊林里辦公處旁,將於4月27日開館,展示內容包括民防組織老照片、民防隊衣服、鋼盔、水壺、S腰帶、通訊器材、居民生活管制物品等文物,讓人有回到從前的感受。

「戰爭無情、和平無價」,走過烽火歲月、現在小三通往返兩岸的金門人對這句話體會最深,「瓊林民防館」見證金門男女老少,在戰爭年代執干戈以衛社稷的歷史。

(列嶼的民防隊)

自衛總隊的組織編制

民國38年國軍退守金門,進入國共軍事對峙緊張年代,後來金門實施戰地政務,全民皆兵,不分男女老少都納入民防隊任務編組,一旦戰爭發生,每個村莊都具有獨立作戰的能力,名為「戰鬥村」,這是很特殊的歷史現象。

在長期軍事管制之下,影響金馬人民層面最大的是「民眾自衛組織」,在「自清自衛、保家保鄉」的信念上,建立「管、教、養、衛」的一元體系。這種從基層動員的戰鬪組織,以擔任民防及後勤支援任務為主,依自衛總隊的工作性質組織下,區分為﹕

1、守備隊:任城鄉要地及交通的守備、巡邏。

2、運輸隊:任補給品的運補和情報交通。

3、工程隊:任道路、橋樑及工事修築等。

4、情報隊:任情報蒐集、通信連絡等。

5、醫護隊:任傷患救護、醫療運送等。

6、婦女隊:任宣慰、嚮導、救護、情報、警戒等。

7、少年隊:其任務與婦女隊略同。




下圖使用輕兵器為 M1/M2 Carbine





金門地區的民防組織,凡是18歲至45歲的役齡男子經體檢合格者,都編入民防隊。16歲至17歲,46歲至50歲的身體強健男子,及役齡男子經體檢列為乙等殘障的男子、後備軍人、公教人員、在校學生等編入該中隊的預備分隊。18歲至35歲的女子,身體強健者,編入婦女隊。

懷孕五個月之以上,嬰兒未滿兩歲,獨負家庭經濟、生計貧困,及經體檢列為乙等殘障者,編入各該隊婦女預備分隊。民防隊員每年都須要接受集訓及臨時任務編組的動員演習,以軍勤、戰鬪及物力動員任務為主,大抵分為年訓、演習、警戒勤務、受訓等項目。

金門民眾自衛隊組織,四十餘年來,雖名稱屢易,編組不一,然在鄉鎮村里與直屬部隊編組,則改變不大。民防組織隨著編制之不同,而名稱各異,由民扶隊、任務隊、民防隊、演變至「民眾自衛隊」

68年參加國慶閱兵

都是穿迷彩服.第一位是小萃第二位是李麗寬.在第二士校訓練

 

71年參加國慶閱兵

67年都是穿迷彩服.第一位是小萃第二位是李麗寬

金馬自衛隊 - 中華民國67年(1978年)在台北展示軍容

金馬民眾自衛隊 - 中華民國75年參加國慶遊行隊伍操練

「家家設有防空祠,人人手握一桿槍」,為著生存,位於戰鬥第一線的金門軍民,在休戚與共的憂患意識下,整民 為軍的發揮更強盛的戰鬥力量,島民全面的加入禦敵作戰的行列,金門獨特的自衛部隊訓練和戰鬥力量的設置,軍民一心捍衛家國的事實,除表現了堅決勇毅的信心,更讓世人對金門的防衛力量刮目相看。

「平時是良民,戰時為良兵」,近半世紀以來的金門,在戰爭的陰影和禦敵的信念下生存著,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無不與軍事有相當密切的關係,精神上更是無時無刻不在保鄉衛國的理念中打轉,生活在一起,戰鬥在一起,毗鄰而居,同生死共患難,軍民是一家,戰鬥與生活結合的金門印象,深刻的表現金門居民與國軍為捍衛家園所付出的努力。



計劃組織編組,有力的協助維護地方治安,保鄉保家支援軍事作戰,金門民眾自衛部隊與地區守軍無異,卓然別成一軍,其強大陣容,備受中外人士讚佩,在多次砲戰中,自衛隊英勇、冒險的傑出表現,對增強國軍戰力,爭取勝利,功效甚大。



於金馬戰地政務的實施,在戰地單行法規之下,依照民防隊組織條例規定,凡設籍於金馬地區的國民,男子不必服兵役,(志願入伍從軍者不在此限),但年滿十六歲至五十五歲者,經體格檢查合格,得編為乙種國民兵,為民防隊隊員,接受組訓並執行支援作戰任務;女子年滿十六歲後,亦得編為婦女隊,從事救護醫療、支援作戰的任務,直到其結婚後,如為家庭婦女,即解除其婦女隊之任務,如果是職業婦女,則編入該就業單位,成為自衛隊員,所有女自衛隊員,服役年齡至年滿五十歲。

然經過一次再一次更換不同名稱,但是「金門民防隊」卻始終是大家習慣的稱呼。

期的民防隊並無特定的制服,1970年代初,改名為民防總隊後,才首次有專屬的民防服裝,其型式與當時的軍便服柑當,但顏色比草綠色的軍便服略深。該套制服屬個人保管,如果戶籍轉移或服務 單位調動,該服裝隨個人辦理移轉,但公務人員如果轉調至金門以外的地區服務,或一般民眾戶籍遷出金門,則其制服必須繳回其離開時所屬單位。

套民防隊制服曾有幾次改變,初期是深綠色,之後改為鮮綠色,都和當時的草綠色軍服有所區別,在軍服改為迷彩服之後,民防制服也改為迷彩裝,此後延用至戰地政務解除,民防隊解散為止,都用這套迷彩服。

(下圖:經國先生就任第七任總統 金門自衛部隊國慶代表榮譽獎章)




金馬戰地成長的兒女,由於日常生活中,接受寒風吹襲的機會多,所以較之於後方的男女青年,多了幾分剛毅,也多了幾分吃苦耐勞的習性,或許女性會少一點撫媚,卻多一些操持家務的能力,至少在民防隊受訓的過程中,她們吃了許多後方女性沒吃過的苦,這些從1970至80年代歷次的國慶閱兵大典中,就可以看得出一些端倪。

 

九七三年,金門選出民防女隊員三百名,經過集訓後,參加九三軍人節大會,作操槍表演,首度獲得中外人士的激賞。一九七五年十月,包含男女在內的四百名隊員,參加慶祝國慶閱兵典禮,之後於一九七六至一九八七年,每年選拔男女隊員二百五十六員,經嚴格訓練後,與馬袒的民防隊結合,在每年的國慶大典或閱兵典禮上,成為中外人士目光的焦點。

加閱兵的隊伍中,在政戰學校女學生隊伍之後,接著是金馬女民防隊員、男民防隊員的順序,通過閱民臺前,當時從全場的歡呼與掌聲中,數萬名在場來賓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在爭睹戰地女子的丰采,從此,「金馬女兵」成了巾帽英雄的替代詞,也為戰地女子數十年戰地生涯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金馬戰地政務解除,政務運作恢復常態,長期以來名稱更來換去的金門民防總隊、金門自衛總隊正式走進了歷史。一九九四年八月,役男體檢在各鄉鎮辦理後,金門正式恢復男子服兵役的義務。

兩岸對峙時期,在金門組織民防自衛隊,其中有大量女兵。金門縣設有民眾自衛總隊,並投資坑道建設,據媒體報道,金門的民間防衛坑道有2500多米長。這是一組金門民防自衛隊中的女兵照片,民防自衛隊已于1995年被裁撤,這是一組老照片。


金門民防自衛隊中女民兵在訓練(春田 M1903A1)


持槍的金門民防自衛隊女隊員(春田 M1903A3)


金門民防自衛隊中女隊員合影(司登衝鋒槍)

金門女子年滿十六歲至出嫁前納入女自衛隊編組,配合戰鬥擔任包紮、救護等工作。
民國八十一年「金門自衛總隊」裁撤,金門男女自衛隊也隨之走進歷史。



金門民防自衛隊中女隊員站崗照

建國式步槍(與中正式不同者  為刺刀座前桍與前槍背環之固定方式)   

在台北軍史館找不到這把槍了.......   只有官方照片嘍...




正在訓練的女
隊員

國共對峙時期的金門的百姓每天面對著中國大陸的武力威脅..在這短短的幾十年.大陸對金門造成重大的傷害.無形中培養出同仇敵慨的 心理.孕育了生死與共的觀念..他們身歷其境.如果我不拿起武器就無法生存.這是別無選擇的辦法.所以我們不需要太多的宣傳和教育.也無需思想控制.因爲 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不拿起武器就無法生存..思想的控制遠不如自發性的體認.大家面對戰爭所激發出來的觀念.只有支持政府.只有配合國軍.只有拿起武器.才 能存活下去..

金門民防體制於民國四十一年即具雛形..經歷次改進.由當時縣政府設民防指揮部.鄉鎮設民防大隊.村里設民防中隊..五十七年金門設立戰鬥村.此一創舉.使民防組織更加嚴密..

戰鬥村設立的目的..再以民眾組織控制戰爭面.使國軍更能機動作戰.以民眾力量支援軍事勤務.使軍隊能全面作戰.更以民防隊員補充國軍.使部隊保持持續戰力..

圖為當時為於瓊林的民防部隊與戰鬥村組織..


當時凡年滿十八-四十五歲以下男子.以及年滿十八-三十五歲女子一律都編入民防任務隊.配發輕武器裝備.平時接受定期性的戰鬥和政治訓練.戰時可視情況需要.間接或直接支援軍事作戰..因此''人人戰鬥全面制敵''的觀念.使金門島上的民眾各個都納入組織..

圖為民防部隊正在舉行演習..


高層自然也很重視民防組織..每年都定期檢閱跟視察.. 圖為蔣公檢視民防隊隊員所使用的步槍..當時槍枝都是由村里公所自行保養保管..騎車背著槍或是街上背槍是當時常見景象..


民防螺馬隊接受校閱之情形..當時很多人養馬.在戰時也要接受徵召.編入運輸使用..做到一切人力物力支援作戰..


演習中的民防馬隊..

運輸中的民防螺馬隊..

三輪汽機車接受校閱..這些都是民眾自有的.編入民防隊..


每年都要接受定期的複訓..當冬去春來的時候.正式舉行民防大點兵的時候..

裝備幾乎和國軍一樣..

民防隊的任務不外二大類:

一為自衛任務..包括村落固守.巡邏.放哨.防諜.防奸等任務..

一為軍勤任務..包括救護.岸勤.空投.搶修.運補.處俘.和兵員補充等等..

圖為民防隊村落戰鬥演習情形..

民防婦女隊實施救護訓練..

民防婦女隊接受心戰訓練..

民國四十二年金門恢復縣治..及設立民防指揮所..民國四十五年七月開始實施''戰地政務實驗''在軍政一元領導下..力求民生經 濟與國防戰備相結合..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相一致.平時以軍隊協助地方建設改善民生..戰時以民力支援軍事作戰..民國四十六年民防指揮隊變稱民防總隊五 十五年及六十年又先後稱民防指揮部與民防總隊民國六十四年改組為民眾自衛總隊...

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金門終止實施''戰地政務後''..撤銷歷時四十多年之金門戰地民防組織.始功成身退.成為歷史.見證兩岸軍事對峙時期全民皆兵的年代...

(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26日電)金門在兩岸軍事對峙緊張年代,實施戰地政務,編組民眾自衛隊支援國軍作戰,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新闢建的「瓊林民防館」,見證全民皆兵的歷史。


金管處為落實戰役史蹟的保存與維護,選擇在園區傳統聚落、也是昔日著名「戰鬥村」的金湖鎮瓊林里,闢建「瓊林民防館」,展示與民防有關的圖片、文物、裝備和民眾生活情形。

「瓊林民防館」是金門繼「古寧頭戰史館」、「八二三戰史館」、「湖井頭戰史館」之後,又一戰役史展館,所不同的是,戰史館展示以國軍為主,民防館則著重民眾參與保家衛國的史實。

金管處處長曾偉宏指出,民國38年國軍轉戰金門,進入國共軍事對峙緊張年代,後來金門實施戰地政務,全民皆兵,不分男女老少都納入民防隊任務編組,一旦戰爭發生,每個村莊都具有獨立作戰的能力,名為「戰鬥村」,這是很特殊的歷史現象。

其中,瓊林聚落正好位於金門戰略位置的蜂腰部,更是軍事防禦上重要的「戰鬥村」,因此,金管處特別重新整修原為農會倉庫的舊房舍,委託規劃設計成民防歷史展示館。

根據金門縣志,金門的自衛團隊,早期有保安隊以防禦盜匪、維護地方治安為主,在38年兩岸隔海分治之後,則是成立民防自衛團隊以支援國軍作戰、保家保鄉為主要任務。

金門民防組織從民國42年設立「金門縣民防指揮所」開始,經過46年的「民防總隊部」、59年「民防指揮部」、60年的「民防總隊」、62年的「民眾自衛總隊」,直到81年11月7日戰地政務終止才裁撤,走入歷史。

曾偉宏表示,最著名的47年「八二三砲戰」期間,金門民防隊負責協助當時海岸巡防,並投入灘頭搶運、後勤補給等任務,犧牲奮鬥精神,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瓊林民防館」位於瓊林里辦公處旁,將於4月27日開館,展示內容包括民防組織老照片、民防隊衣服、鋼盔、水壺、S腰帶、通訊器材、居民生活管制物品等文物,讓人有回到從前的感受。

「戰爭無情、和平無價」,走過烽火歲月、現在小三通往返兩岸的金門人對這句話體會最深,「瓊林民防館」見證金門男女老少,在戰爭年代執干戈以衛社稷的歷史。

金門自衛隊隊員回憶

當年在戰地期間,金門全島百姓組成的自衛隊,也是台灣軍方算用來抵抗共軍的武力之一。在金門街頭上,幾名參加過自衛隊的百姓,說起當年的情況:

"當時我們的軍容很強壯,軍紀什麼各方面的,我們徵召的時候都準時。受訓時全體百姓全體男女都去接受訓練。"

"那時候的訓練就是過年時就訓練演習打靶,其實已經習慣也沒有什麼,就說過年了就參加自衛隊,這是很正常的事實。"  

對見識過戰爭的金門百姓來說,參加自衛隊也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在八二三金門炮戰期間,金門自衛隊曾經有幾十名男女隊員因為支持島上軍隊,而被共軍的炮彈打死。

前金門防衛司令,本身也是金門人的退役中將顏忠誠,介紹了這支由男女老幼組成的自衛隊:"從國軍到金門來以後,就組成自衛隊。

自衛隊十六歲以上 的男女都要參加。十六歲有的還在學校讀書,學校內就參加幼獅隊。金門的所有男女百姓,軍民共同負有防衛這個地方的責任。

自衛隊每年集訓兩次,每個人都有槍,甚至有簡單的迫擊炮。自衛隊主要是在固守村莊。有機動隊,有防禦隊,防禦隊固守村莊,機動隊擔任打擊,那時是訓練有素的。"  

這支過去年年跟著國軍參加國慶閱兵的自衛隊,在1992年解散。九二年是金門的重要分水嶺,雖然台灣在八十年代未就解除戒嚴,但是金門在九二年以前卻還是軍管,也就是全島百姓都受到軍隊的管轄,顏忠誠曾經先後擔任馬祖與金門司令官,他說起當年的情況:

“以前金門實施戰地政務,軍民一元化。金門的司令 官兼戰地政務主任委員,所以那時軍中的司令官管軍隊,管老百姓,管警察。戰地政務在九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終止後,現在又回歸到民主憲政了。金馬的政務就由縣長負責,軍方只管軍方部隊與地區防務。" 

[引用]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3003000/30034342.stm

金馬自衛隊 - 中華民國67年(1978年)在台北展示軍容

民國七十一年戍守金門的國軍(後半段還有女自衛隊的操練片段)

影片標題是寫:民國七十一年戍守金門的國軍
後半段(7分18秒起)還有女自衛隊的操練片段(戴二戰日軍90式鋼盔操練)
音樂是用蘇芮的『鋼鐵的心』

民國七十一年戍守金門的國軍  影片共分為幾段:

一.古寧頭戰場上的國軍官兵..用望遠鏡瞭望大陸..
二.慈湖慈堤上的衛兵..
三.太湖路及中央公路行車情形..
四.獅山八吋砲演訓砲操..
五.國軍部隊實彈演習狀況..
六.國軍代訓金門男女自衛隊情形...
七.馬山戍守的國軍官兵....
八.山外新市繁榮景象...

金馬民眾自衛隊 - 中華民國75年參加國慶遊行隊伍操練

金門自衛隊71年10月10號閱兵大典結束到慈湖

71年國慶閱兵~金門自衛隊的固定行程 10月10號閱兵大典結束 10月11號到慈湖~~

71年國慶閱兵~金門女自衛隊陣容


[引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nAfzPDd1xA&feature=player_embedded

戰地政務時期

金門戰地政務實驗時期(1956年~1992年)的見證

一、金門實驗戰地政務的時代背景

戰地政務是指為重建戰區的政權,統合對戰地民政、財政、建設、教育、警政、情報、衛生等型態所組織的政治行政機構,特別重視組織和情報工作,先總統蔣公曾訓示:「我們從事於戰地的黨政軍幹部,都能篤信組織
第一,情報為先的要領,特別重視組織和情報工作。我以為每一個幹部到了戰地以後,就必須一面著手情報,一面著手組織」。

1949 年國軍轉駐金門後,部隊的組織複雜,難以統一領導調度,據1954年調任金防部司令官劉玉章的回憶錄《戎馬五十年》中說:「金防部當時共轄□個師,馬祖地 區亦歸金防部負責指揮,分遣□個師(欠□□)於馬祖何俊部,另在主島上,尚有福建省所轄之反共救國軍指揮部、閩北、閩南地區司令,海上支隊,陸上支隊、粵 東大隊,共約□萬人,深感組織龎雜指揮不便」
(註﹕空缺字□為原作者保留的數據)。
1949年原先島上的居民僅有37000人,至1957年時軍民共13 萬人,軍政的恊調工作顯得相當重要。1955年行政部門發佈戴仲玉為福建省主席,但多元化的管理機關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1956年政府為統一前線軍政指 揮權,將金門、馬祖兩地列為戰地政務區域。
同年的7月15日,金馬戰地政務委員會分別正式成立,金門政務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清代金門總兵署內,行政院任命劉 玉章兼任金門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尹殿甲兼任秘書長。福建省政府所屬金門地區行政權責移交政委會,省政府奉命遷移臺灣。7月20日縣長田學信、副縣長陳文 照辭職照准,金門防衛部戰地政務委員會任命孫通兼金門縣長。
1987 年政府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但金馬地區仍再度戒嚴,行政院所持的理由,係以「海峽兩岸對峙情勢仍未改變,金馬等外島地區,三面受中共砲火 涵蓋,有隨時發生攻防戰之可能,為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復興基地二千萬同胞福祉,及從容應府突發狀況,繼續實施戒嚴有其必要」。1989年8月23日,金馬 民眾正式申請集會遊行,呼籲中央廢止戰地政務的實驗,保障人民權利。直到1992年11月7日,金馬地區才解除長達36年之久的戰地政務,1993年產生 民選第一屆縣長,1994年選出第一屆縣議員,金門縣政府恢復正常的憲政運作,全民落實地方自治,走入民主政治。
 
二、戰地政務的組織運作
 
金門實驗戰地政務,是依據國防部頒發的「金馬地區戰地政務實驗辦法」、「金馬地區實驗戰地政務施政綱要」、「戰地政務工作大隊工作綱要」為運作準則,其任務 有:宣揚國家政策、動員人力物力、支援軍事作戰、重建地方政權及安定社會秩序等。須仰賴運用地區「行政組織」、「警保組織」、「民眾自衛組織」及民間「社 會之團體組織」的功能,全面支援軍事作戰

轄管戰地政務的金門政務委員會,設委員五至七人,主任委員一人,委員兼秘書長一人,均由行政院任命,下設秘書組、民政組、警保組、經濟組、監察室、主計室。 秘書組掌人事、文書、總務。民政組管民政、地政、文教、僑務。警保組司軍事、民防、安全、警政。經濟組理財稅、交通、糧食、農林、水利。都是政委會的幕僚 單位。尚有直屬單位:金門酒廠、西園鹽場、物資供應處、正氣中華及金門日報社、金門中學等。
 
在長期軍事管制之下,影響金馬人民層面最大的是「民眾自衛組織」,在「自清自衛、保家保鄉」的信念上,建立「管、教、養、衛」的一元體系。這種從基層動員的 戰鬪組織,以擔任民防及後勤支援任務為主,依自衛總隊的工作性質組織下,區分為﹕ 1、守備隊:任城鄉要地及交通的守備、巡邏。 2、運輸隊:任補給品的運補和情報交通。 3、工程隊:任道路、橋樑及工事修築等。 4、情報隊:任情報蒐集、通信連絡等。 5、醫護隊:任傷患救護、醫療運送等。 6、婦女隊:任宣慰、嚮導、救護、情報、警戒等。 7、少年隊:其任務與婦女隊略同。
金門地區的民防組織,凡是18歲至45歲的役齡男子經體檢合格者,都編入民防隊。16歲至17歲,46歲至50歲的身體強健男子,及役齡男子經體檢列為乙等 殘障的男子、後備軍人、公教人員、在校學生等編入該中隊的預備分隊。18歲至35歲的女子,身體強健者,編入婦女隊。懷孕五個月之以上,嬰兒未滿兩歲,獨 負家庭經濟、生計貧困,及經體檢列為乙等殘障者,編入各該隊婦女預備分隊。民防隊員每年都須要接受集訓及臨時任務編組的動員演習,以軍勤、戰鬪及物力動員 任務為主,大抵分為年訓、演習、警戒勤務、受訓等項目。
金門的民防隊,在八二三砲戰期間,冒著戰火的危險攻擊,協助運補軍需物質。為配合著駐軍的防務,民眾男女自衛隊始終以備戰的狀態,投入構築防禦工事與戰鬪訓 練,達到保鄉衛國的責任。但是在以軍事目標架構下的政治體制,民主社會的發展受阻,人民的權益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1998年6月27日台灣省文獻委員 會,在金門舉行戒嚴時期50至70年代政治案件史料訪談座談會,採錄的受害者案例大多是身處戰地前線,申訴管道受阻所造成的。至今戰地政務實驗時期所遺留 下來的軍民土地糾紛、地雷埋設、軍事傷亡賠償等問題仍待處理解决。

70年參加双十國慶閱兵結束 凱旋回金



[參考來源]

http://taconet.pixnet.net/blog/post/37976235

http://www.hkes.km.edu.tw/cyberfair2005/03/01.htm

http://www.jhes.km.edu.tw/lieyu/content7/war-03.htm

http://big5.huaxia.com/thpl/jwgc/2011/08/2558541.html

http://tw.myblog.yahoo.com/ttt-0920/article?mid=10909&sc=1

http://www.epochtimes.com/b5/9/4/26/n2507092.htm

http://tw.myblog.yahoo.com/fsl_001/article?mid=938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魚不是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