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812原建  1020902新增)走過五十六年的輝煌歷史,女青年隊在民國九十四年七月一日解編....功成身退
木蘭軍也為國軍建軍史上留下了一筆美麗的紀錄
雖說木蘭軍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後解編
但是傳承火炬是不會熄滅的
我們會將女青年隊的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熄燈號--曲終淚熱人不散相關新聞剪影

 

這篇『木蘭軍』我想了好久好久,真的不知如何來讚美這支美麗又勇敢的部隊,我怕將這支美麗又勇敢的部隊敘述的不好,而大大的打了折扣,所以就找了編專業的文章來敘述這支美麗又勇敢的部隊。

走過半世紀 女青軍史留名

(丁湘娥 青年日報94年6月25日第3版)陪伴國軍官兵走過56個年頭的女青年中隊,在94年6月底正式解編,半個世紀來,隨著時空的轉換,女青的任務迭有更替,但其光輝成就已在國軍建軍史上留名。

一、民國38年成立女青年訓練大隊
對 日抗戰結束後,政府於民國38年遷臺後,為培養整軍建軍的基層幹部,國防部授命在臺灣的陸軍訓練司令部招收400名知識女青年,施以軍事、政治、衛生、兒 童福利、社會教育及其他工作技能等訓練,以配合國軍支援作戰任務,同年3月8日正式於屏東阿猴寮成立女青年訓練大隊,並於39年12月12日結訓,以准尉 任官。民國40年初成立6個工作中隊,分發本、外島各地區防衛司令部展開工作,分別擔任軍中政訓、文康活動、軍醫院的護理、軍眷的社教補習及軍中托兒所、 婦女組訓等工作。

(一)民國44年招收女訓班,以國軍准尉階級任用
到 了44年,因隊員陸續結婚、調職、退伍等因素,人數銳減,僅剩下2個中隊,為順利推動任務,除將政戰學校第4、5期畢業女學生,如數分發至女青年工作大 隊,擔任基層幹部外,另開始招考具中學以上教育程度、年滿18歲之未婚女性,接受為期4個月的專業訓練後,以國軍准尉階級任用,61年起則以聘僱任用。

(二)民國45年初,成立女青年之家
45年春,國防部在臺北大直興建「女青年之家」,成立大隊部,74年遷至現今的文化營區。大隊下轄5個中隊,定期配屬各部隊執行任務,每年定期返回大隊部集訓,加強工作學能,各中隊採每4個月輪調一次的制度,讓隊員增加歷練,認識不同部隊的特性。

(三)民國80年,招收39期的女訓班停招女訓班招訓了39期後,在80年停招,自81年起改採軍職,以招考女性專業軍官班社工科取代,不過,受到精實案影響,僅招收6期後,新血悉數由政戰學校畢業的女學生擔任,並在88年7月1日縮編為女青年中隊。

女青年隊在服務期間幾乎走完了本島北、中、南部、外島的金門、馬祖、澎湖等地區,可說是有國軍的地方,就有女青年隊的足跡,她們將一己之力奉獻給國家社會,以「熱忱、負責、誠實、端莊」貢獻國家,女青的成就將忠實的記錄在國軍建軍史中,永遠留名。
女青年工作大隊的隊徽,隊訓『熱忱、負責、誠實、端莊』就在其中

女青年中隊重要大事紀


二、允文允武,人才濟濟實 

女青年隊成立以來,培育出許多傑出人士,著名的作家薇薇夫人(樂茞軍)、曾經擔任政戰學校藝術系系主任的李沛教授等,還有些進入校園擔任教官,甚至獲得教育 界至高無上的榮譽——師鐸獎,她們投身軍旅奉獻自己,更在脫下戎裝後,開創事業的第2個春天。樂茞軍除了以薇薇夫人的筆名,連續寫了20多年的專欄,曾經 擔任過國語日報社長、國策顧問等職務,擔任過電視節目主持人。她表示,女青年大隊的訓練是成功的,她一日為女青年大隊隊員,終生感到榮譽。

國內著名的書畫藝術家李沛亦是女青年大隊隊員,她自政戰學校畢業後,分發到金門前線的馬山喊話站服務,時值「九三砲戰」,在前線戎馬倥傯的日子裡,她仍抽空 讀書,所以退役後,能憑藉實力一路取得學位。

此外,包括獲選為八二三砲戰戰鬥英雄的楊秋月、趙國琴,獲選為國軍英雄的張海平、陳信妹、張秋香、陳美枝,獲得師鐸獎的陳錦花、劉遼萍、鄧小英等都在各自 的領域中擁有一片天。


(圖片來源:巾幗的首頁http://home.myemage.com/whoismyluck/


(圖片來源:巾幗的首頁)http://home.myemage.com/whoismyluck/

三、傳承部隊宣教,畫下完美句點
原本女青年隊預計在95年11月1日裁撤,但因為精進案計畫的提前,使得解編期程提前了一年多,94年大部分的巡迴宣教任務置重點於對營、連輔導長的小型團康示範,藉由這樣的傳承,讓宣教的目的和意義能繼續下去。

近 年來女青的人力在經過精簡後,已不像以往動輒近百人,僅剩下十幾二十人,考量隊員的意願、專長、本職學能等因素,解編後,幾乎所有的隊員都調任到政戰總 隊,特別是心戰大隊,讓隊員們都能適才適所的發揮所長,繼續在軍旅中貢獻所學。 女青年隊累積50多年的龐大文化財,包括珍貴老照片、歷史文物等,主要將存放於政戰總隊隊史館內,未來也可能將最具歷史價值的存放於軍史館內,供一般民眾 或對女青年有特殊情感者參觀、紀念。



四、執干戈衛社稷,巾幗不讓鬚眉

在國軍建軍80餘年的歷史裡,女青年隊就參與了56年,也因為一直以來,女青在部隊中優異的績效,退伍後在社會上的傑出表現,讓國防部敞開這個過去幾乎只單 單為男性開放的職場;自民國80年起,開放大量員額給女性軍士官任職,相關職缺也從一開始參謀或幕僚等輔助性角色,到目前幾乎所有戰鬥部隊都有女性服役的 身影。 國防部甚至已考慮將開放女性擔任志願役士兵的工作,由於時代環境的變遷,女青年中隊的任務也將暫告一段落,但為女性軍士官樹立的典範,將會長誌國人心中

(圖片來源:巾幗的首頁http://home.myemage.com/whoismyluck/
1949 年3月由陸軍總司令[[孫立人]]於大陸各地招募女青年400餘人分批來臺,成立於臺灣屏東(阿猴寮),初名女青年工作隊,隸屬陸軍訓練司令部,目的在於 組訓自願從事軍中政訓護理之工作人員,以鼓舞軍心。1950年10月組訓完成,改隸總政治部,分編六隊,派赴臺灣本島及外島各地,進行軍中教學、康樂輔 導、護理與婦女組訓等工作。

1956 年12月改編為女青年工作大隊,增招200餘人,設大隊部,下轄五個中隊,每中隊轄3分隊,每分隊約10至16人,屬國防部政工部隊之一,採輪調制;其工 作區域隨國軍分布遍及本島及外島各地,甚至遠赴越南富國島;工作範圍包括國語教學、臺語教學、軍歌教唱、民族舞蹈、團體遊戲、傷患服務、心戰喊話、碉堡訪 問、婦女組訓等。1996年7月1日,併入政戰總隊。

這支美麗又勇敢的隊伍,其倩影將從此消失不復

女青年工作大隊的隊歌

(圖片來源:巾幗的首頁http://home.myemage.com/whoismyluck/

[參考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AdHQfOORXh81pCTUfFA-/article?mid=1356&prev=1360&next=1350&l=f&fid=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魚不是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