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商場是台灣台北市一座已拆除的大型商場,原址位於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連棟式的樓座所組成,於1961年落成啟用。



中華商場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後來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的施工進程等需求而於1992年10月20日之後被拆除,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而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中華商場的位置與清治時期所興建台北府城的西城牆位置大致重疊,城牆的高度則約略為商場二樓的高度。到了日治時期,西城牆連同西門於1900年代初被全面拆除,城牆原址隨後配合已填平的西護城河稍作拓寬,改築成為西三線路(即現今中華路一段)。由於西三線路在興築之前已有鐵路(即縱貫線)沿路行經,所以總體路幅比當時的其他三條三線路來得寬廣。

商場的起建與落成

1949年國共內戰時,大批軍民隨國民政府大規模撤退來到台灣,許多來自中國各地的居民因為一時無法在台北市內找到適當的棲身之處,中央政府為求有效安置,便委託台北市警民協會,沿著行經中華路的鐵路東側,利用原有三線路中緊鄰鐵路側車道的空間,搭建三列臨時性質的簡易竹造棚屋,低價出租供居民暫住並擺攤維持生計。之後隨著湧入該處寄居的人越來越多,在毫無限制的持續擴建下形成大型違章建築群,不但生活環境惡劣,也衍生出不少衛生與治安問題,被批評為「都市之瘤」。

1960年,中央政府為了整頓市容,決定於該處原地改建新式商場,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命名為「中華商場」,由當時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並題字。

八座三層商場建築由北(忠孝西路口)而南(愛國西路口),以「八德」為名,分別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棟,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

商場的黃金時代

中華商場落成後,總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八座商場建築中,每一座商場內的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有其特色: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別位於和、平兩棟。早期中華商場內商家與顧客漫天叫價、討價還價(甚至殺價)的交易風格盛極一時,懂得行情的顧客較有機會買到價格實惠的物品。

當年在中華商場好吃的飯館有「致美樓」、「清真館」、「老陸餡餅」、「老夏水餃」、炸麻花、山西小吃店,還有後來的「徐州啥鍋」、「上大人酒釀湯圓」、水煎包,還有晚上9點以後在六棟長沙街口的炸豬排及各式小菜。

1960年代與1970年代,是中華商場的全盛時期。由於西邊即為日治時代以來的休閒娛樂街區——眾多電影院匯集的西門町,因此吸引了不少人潮;而在商場落成後數年間,附近也有一些初具規模的百貨公司接連開幕(台灣首間大型百貨公司「第一百貨」即位於中華路上),加上城中市場、衡陽路與博愛路等傳統商圈,配合周圍方便的交通(多條公車路線行經),共同形成當時大台北最繁華的中心商業區。

除此之外,西門圓環及其以北商場建築棟與棟間的重要路口,後來亦設置行人天橋,不但藉此得以安全跨越鐵路平交道,連絡中華路東、西兩側,還可以直通商場二樓。由於商場位置離台北車站並不算遠;且在鐵路尚未地下化的時代,北上的列車進入台北車站之前,必定會經過商場西側的鐵道,因此中華商場經常成為中南部遊客旅途中的重要印象。而商場的屋頂,也曾經成為各家企業競相設置大型霓虹燈廣告的場所,入夜之後,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更襯托出街景的亮麗。

[回憶當年 中華商場興衰史]

(from:朱殿成)在台北市區鐵路尚未地下化之前,西部幹線車要進出台北車站都要經過這一區。民國五十至八十年代的中華路景觀與今日可謂有著全然不同的風貌。

民國五十年四月廿二日(1961.04.22),位於台北市中華路上的中華商場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台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蒞臨主持落成典禮。

一九六一年(民國五十年),沿著縱貫鐵路線,台北市中華路兩旁矗立起了八棟連棟的建築物,隨著許多店家的遷入,這裡成為繁華一時的中華商場,一千多家販賣各種滿足人類欲求的攤商店面,吸引了許許多多人來此流連而忘返,也留下了許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與回憶。

在那個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年代,國民政府為了安置由中國大陸撤退來到台灣的各省流民,先是在西門町東邊的縱貫鐵路沿線,從小南門延伸到今天台北火車站前百貨大樓一帶,搭建起一千六百多間簡陋的竹棚木屋,作為各路英雄好漢的暫時棲身之所。到了一九六一年,這些竹棚木屋被全數拆掉,蓋起當時台灣最大的百貨總匯商場,共有八大棟相連、三層樓高的中華商場從此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

入夜之後的中華商場,更像是一座不夜城般照亮著台北的夜空、撫慰著台北人的寂寞,商場樓頂「國際牌」、「黑松汽水」的大型霓虹燈看板閃爍著誘人的浮華,幾十家唱片行播放著醉人的曲調,大小南北口味的餐館中招呼著每個鄉愁的胃。




那時,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區相連,帶動著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如果你想買台音響、隨身聽,或是各種電器用品,最先想到的就是位在台北西區的中華商場;如果你想要全家出門上館子,吃吃大江南北各省各地的佳餚,最先想到的也多半是中華商場;如果你要結婚了,到中華商場找上海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準沒錯;如果你考上了大學,中華商場是你挑選帥氣的大學服、新皮鞋、時髦皮帶等等行頭的好所在;要不然只是出來走走、看看,透個氣,或是想要見識見識繁華都市裡的人生百態,中華商場總是最優的選擇。

1960年代中華商場,右方是第一百貨,當年中華商場上方都有巨大的霓虹燈塔廣告,是台北繁榮的象徵


一段難以忘懷之黃金年華 中華商場興建前 1950年~1960年(from:朱殿成)



圖為由南向北鳥瞰中華商場圖。圖中的道路是台北市中華路,路上還有幾輛壓路機正在整地;中間數棟白色的嶄新建築就是中華商場,右方是鐵道,在台北市區鐵路尚未地下化之前,西部幹線車要進出台北車站都要經過這一區。民國五十至八十年代的中華路景觀與今日可謂有著全然不同的風貌。


民國五十年四月廿二日(1961.04.22),位於台北市中華路上的中華商場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台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蒞臨主持落成典禮。圖為中華商場落成典禮的慶祝會場。


中華商場正式落成啟用


圖為民國五十年代台北市中華商場及其周遭環境的空照圖,中華路上的主體建築清晰可見,左上角是淡水河流域,在中華商場的盡頭可以見到原臺北府城城門的承恩門(北門)



熙來攘往的中華商場、天橋、鐵道、中華路 1989-05-20

從沒落到化為瓦礫

拆除時間     拆除建物       備 註
1992年10月20日     忠棟    
1992年10月23日     孝棟、仁棟    
1992年10月27日     愛棟、信棟    
1992年10月30日     義棟、和棟、平棟    

到 了1980年代,隨著台北市的商業重心逐漸東移,加上原有消費型態的快速改變,年久失修,已經顯得陳舊的中華商場吸引力與日俱減,影響力也大不如前;而整 個西區商圈幾乎也都逐漸面臨老舊所帶來的瓶頸。沿商場西側而行的鐵路,雖然已經於1989年地下化,但商場西側長久累積下來的髒亂,卻已經難以改善;且對 都市景觀造成負面影響。

此外,台北捷運的興建計畫中,南港線-板橋線行經中華路,並設置西門站,須取得工程所需用地。因此隨著中華路改造 計畫的提出,市政府決定拆除商場,並提出後續方案:包括未來優先進駐興建的西門地下街及費用補償等。但由於此時商場內租戶以年紀較大者居多,有些租戶經濟 能力較薄弱,以及情感上因素使然,因而引發普遍反彈,拆除前夕甚至頻傳激烈抗爭。1992年10月20日,市政府正式下令拆除商場8座商場建築全部被拆除 殆盡。

原本在商場內作生意的商家,有一些搬遷到附近或較遠的地方繼續營業(例如販售音響的商家移到中華路東側和武昌街;販售電腦週邊產品 的商家大部分移到光華商場,也有一些移到西寧電子商場;小吃店移至商場拆除當時尚未整建的原理教公所遺址…等),但更多的商家卻從此消失無蹤;當時安置計 畫未盡完善的結果,也導致許多租戶倉皇搬離而不知所措。至於商場原址,大部分於商場拆除後隨即作為捷運工程用地。直到地下部分工程告一段落並展開地面恢復 工作後,即配合改造中華路為林蔭大道的計畫,原地面改築為車道與安全島(2003年完工),捷運西門站與西門地下街則設置於原商場愛棟、信棟、義棟原址地 下。

[參考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LrZcJaGDEwaLucLVzGXpYQ--/article?mid=6672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8%8F%AF%E5%95%86%E5%A0%B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魚不是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