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経(清新版)Prajna Paramita Heart Sutra (Relaxing Version)

TAYATA OM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Sanskrit : Romanization Translation

Gate gate: Gone, gone
Pāragate: Gone beyond
Pārasamgate: Gone completely beyond
Bodhi svāhā: Praise to awakening.

TAYATA OM
門門PARAGATE PARASAMGATE
菩提Svaha

梵文:羅馬翻譯

門門走了,走
Pāragate:超越
Pārasamgate:飄完全超越
菩提Svaha:覺醒的讚美週二。

1. (Sanskrit) Tadyatha: Om!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2. (English) This is to say: Om! Gone, Gone, Gone Beyond (to the Other Shore of Liberation), Gone Altogether Beyond. Oh, What an Awakening, All hail!

3. (中文) 即說咒曰:(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4. (咒解) 即說咒曰:(唵)去了,去了,向(解脫的)彼岸去了,一起向彼岸­去了。悟覺吧,萬福 !

般若心経(新漢字)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経

観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
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舎利子色不異空空不
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舎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浄
不増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
耳鼻舌身意無色声香味触法無眼界乃至
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尽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尽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
所得故菩提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
★礙無★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
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
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
咒能除一切苦真実不虚故説般若波羅蜜
多咒即説咒曰
羯諦羯諦波羅羯諦波羅僧羯諦
菩提薩婆訶  般若心経

般若心經與般若經的關係

『般若心經』,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中所不攝的經,但『般若心經』是從何處而來?乃集合諸部般若的精要心髓而 成。所以『心經』的「心」字,不是思慮分別的心,乃梵語的汗粟駄(Hrdd-aya)的譯語,所謂汗粟駄,即積集精要的意思,所謂心,乃心髓,精要,中心 等意。故唐時實叉難陀譯為「摩訶般若髓心經」,亦即取精髓意。『心經』的具名,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Maha-prajlna Raromit-rdaya-Hsutpam),摩訶譯為「大」,所以它是「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六百卷的心髓精要的結晶體,故名為『心經』。因為般若部特 別發達,故產生諸多「般若經」,今要縮凝諸種般若而成一簡括的概要,就是『心經』。熟讀一卷『心經』就等於具體的讀畢了六百卷「大般若」,亦可說具體的了 解般若精要。

『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要,也是「大般若」的結晶體。『心經』雖不攝於「大般若經」內,但在「大般若」第二會第二 分觀照品第三之二,其異譯為「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的一段,頗與『心經』類似。有說這段原文該為『心經』的原型,或說『心經』根據這段文所組成獨立的經 典。於此不特可觀見「大般若經」的精要,亦可窺見『心經』組織的來源。

茲試引「大般若」觀照品第三之二的一段:

舍利弗, 色空中無有色,受想行識中無有色。舍利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不染不淨,不增不減。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如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苦聖 締,無集滅道聖諦,無得無現觀……。

再引「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之一段:

舍利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 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亦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亦無智亦無得。……。

 這兩段文,後者是前者的異譯,若與『心經』本文對照,是該怎樣的相似?由此可無疑的肯定『心經』構造是依據這段文為主體,取經的形式,再附加前後的文。

再說『心經』最後的一段: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段文出於「大般若」第二分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勸持品第三十四。先引「大般若」功德品文:

「是大神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是一切咒王……。能降伏一切,不為一切之所降伏」。

這裏所謂降伏,即是能除一切惡不善法,能攝一切殊勝善,即達到『心經』的能除一切苦厄。又「大品」大明品第三十二:

「是般若波羅密,是大明咒,是無上明咒……學是大明咒,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大品」勸持品第三十四一段:

「般若波羅密,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不善,能與一切善法」。

由此可了知『心經』的「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真實不虛」的來歷。這與「大般若」及「大品」中的咒文是何等相似?如出一轍。

再談「揭諦揭諦」的真言,這是密教的胎藏界持明院五尊中的中尊般若菩薩的真言。在「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

「跢姪多,揭帝揭帝,波羅揭帝,波羅僧揭帝,菩提莎訶」。

『心經』,除去此咒文真言,完全為經的體裁。即「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完全結束經文的文句。因為密教家想把此部當為自己的經典,所以把般若密教化,附加密咒真言,同時奉請觀自在菩薩為其說法主,才完成現今『心經』組織的形態。

(拮自《般若心經思想史》佛教高僧 東初老人 著)

《心經》的涵義

《心經》是從《般若經》抽出來的精簡心要,所以稱為《心經》。《般若經》厚達六百多卷,而《心經》只有少少兩百三十字,如沒有讀過《般若經》、或是沒有對《般若經》略有了解的人,很難清楚明白《心經》在說什麼,只從經文字義去猜測,不容易弄懂內容真意。

《般若經》是釋迦佛祖在和大弟子舍利弗,及其他尊者、菩薩們,一起討論菩薩應如何修行。《心經》裡的「舍利子」,就是舍利弗,中國古時尊稱人為“子”,例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舍利弗本身也是得道獲得解脫的大羅漢,所以唐三藏玄奘法師在翻譯《心經》時,循中國習慣,將舍利弗翻譯成舍利子。

「般若」是梵文的音譯字,意譯的話是:“智慧”。

「波羅蜜多」也是梵文的音譯,意譯是:“到彼岸”、或“度”(比喻度到解脫的彼岸)

「般若波羅蜜多」的意譯則是:“到彼岸的大智慧”。

最後的咒語「般若波羅蜜多咒」,是結尾的祝禱詞,印順法師曾照字義翻譯成中文如下:“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願大家都到彼岸去啊,覺悟、吉祥圓滿成就!”

曾有老師向我解說,如果說“彼岸”,容易讓人起分別心,以為既然有“彼岸”,那麼就有“此岸”。這也是唐三藏玄奘法師故意不將“般若波羅蜜多”照字義翻出來(字義是:到彼岸的大智慧),也故意不將最後的咒語翻譯出來,卻只保留原音的原因。

其實覺悟了的人,就知道沒有“彼岸”、“此岸”之分。未開悟前,以為佛在天邊、彼岸遙遠難達。開悟以後,佛在心中,自身即佛(究竟的覺悟者),此岸即彼岸。

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多」修行法則,照《般若經》裡說的,就是以般若智慧來引領的六度修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整個《心經》是說我們所自以為熟知的世界萬物,其實都是如幻如夢一般的空,都不是真實的,是如空似幻的而已。了解這一點,我們就不會執著,不會去在乎和計較那些富貴貧賤、榮辱得失、生老病死。不去在乎和計較這些造成苦厄的因素,那麼我們就能安然度過所有的苦厄。

《心經》是靜坐、或稱禪坐的指導口訣精要,要自己去靜坐,才能體悟,也就是用自己的身體去感悟《心經》所說的那一切情形。

人在什麼時候會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在什麼情況下會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智亦無得?

很簡單,靜坐到入定階段,五官的感覺都沒有了,手腳也沒有知覺,心中一片澄明清淨,無雜念、無妄念,無念、無相、無住。

禪坐入定,對自己身體的感覺沒有了,但對四周卻又清楚明白。那時候空和有互相存在,彼此融合,就應證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那句話。

進入深定之後,也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那時心中完完全全淨空(五蘊皆空),在那種情形之下,根本沒有任何罣礙。無罣礙,自然就沒有恐怖顛倒夢想,一切苦厄都不存在,所以“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菩薩的六度修行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修行循序漸進,般若(智慧)須由禪定中來。

但也不要以為禪定可以得到什麼「智慧」,禪定就是禪定,是空的,是無所得的,不是真的有一種智慧可得,所以佛祖說:「無智亦無得。」

我們的佛性、本性、自性原來也是空的,六祖慧能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禪定靜坐,經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結果,證實能夠平緩身心壓力。會妄想感覺恐慌,大多是壓力引起的,靜坐解壓,這些應能解除。

靜坐的時候,要求做到「無念、無相、無住」。

「無念」:就是要沒有雜念、妄念。一靜坐,雜妄念紛紛從腦子裡冒出來,這是自然現象,不必擔心,但一出現雜念妄念,立刻從腦中排除丟掉,盡量維持沒有雜念和妄念的狀態。

「無相」:沒有影相,腦中一起任何影相,也立刻拋棄丟掉,那怕生起的是佛菩薩的影相,一樣只是一種雜念和妄念罷了,立刻抹去。

「無住」:不執著。對所有的念相和人事物都不執著,也就是“放下萬緣”,不去攀援任何的人事物。在靜坐時會有些感覺生起,不要去執著這些感覺,全部放下,全部捨棄,全部放空。

達到深層入定的那一刻,就是我們接觸「本源」故鄉的時候。

這樣自己去體感證悟,不需要咬文嚼字,自然就能體悟《心經》。如果只是在文字上用功夫,難免「隔鞋搔癢」,抓不住要點。甚至有時走入歧途,越想越離譜。原來教我們要無念、無相、無住的《心經》,反而成為「起心動念」的執著了。

佛所說的各種方法,歸結起來,就是在處理「心念」的問題。念善是佛,念惡成魔。一念執著,苦厄煩惱;一念放下,清涼自在!

聖嚴法師說:心經說的全是人的問題,是為「人」而講的;身心雖是空的,唯有不執空、有,才是真解脫。

聖嚴在《禪的智慧》書裡,對「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句話的解譯如下 (書中的第076頁):

「佛陀說:『如果你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察覺到五蘊不存在,就能超越一切苦厄。』

「諸佛菩薩都體驗到五蘊不存在,但開物者依然能從眾生的角度來看事情,他們知道眾生與五蘊牢不可分。」

祝願大家都能早日成為身自在、心自在,處處靜觀皆自在的覺悟者(菩薩)!

(圖片:劉德華所抄寫的《心經》)


[參考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l-b/article?mid=79&prev=83&next=74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053100966

http://www.biwa.ne.jp/~namu007/txt/txd/011.ht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OGM4lYJ6E1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魚不是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