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5原建20161225新增)患了中風,腦部的微血管,會慢慢的破裂,遇到這種情形,千萬別慌,患者無論在什麼地方… 《不管是浴室、臥房或客廳。》,?? 千萬不可搬動他。因為,如果移動,會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穩以防止再摔倒,這時才開始【放血】。
家中如有專為注射用的! 針! ,當然最好,如果沒有,就拿縫衣用的銅針,或是大頭針,用火燒一下消毒!
就在患者的十個手指頭尖兒《沒有固定穴道,大約距離手指甲一分之處。》刺上去,要刺出血來【萬一血不出來,可用手擠。】,等十個手指頭都流出血來《每指一滴》,大約幾分鐘之後,患者就會自然清醒!
突然天旋地轉 小心是腦中風徵兆
引用 http://www.ccsn0405.com/2016/12/blog-post_43.htm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52歲陳女士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日前早上外出散步時突然覺得天旋地轉,還有噁心嘔吐的症狀,這種情形以前曾發生過,以為又是內耳不平衡引起的,但閉眼休息後並沒有改善,趕緊聯絡家人送急診治療。
成大醫院急診部楊朝詠醫師表示,初步檢查陳女士並沒有手腳無力、口齒不清或吞嚥困難的情況,走路也沒有明顯平衡感變差,經給予止暈止吐藥物治療,暈眩情形已有改善,病患原本想回家休息,但一下床走路又開始天旋地轉並嘔吐,經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小腦出血,住院治療1星期後順利出院。
楊朝詠醫師說明,掌管身體平衡感的器官有內耳的前庭系統,以及腦幹、小腦,當中一個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引發暈眩的症狀;一般內耳前庭系統引起的暈眩,稱為周邊型暈眩,即俗稱的內耳不平衡;由腦幹或是小腦引起的,則稱為中樞型暈眩。
楊朝詠醫師指出,周邊型暈眩占了大部分比例,常見原因包括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或稱耳石症)、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等,中樞型暈眩常見原因則包括腦幹或小腦中風,又分為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但不論是哪一種中風,嚴重的可能引發腦水腫和顱內壓上升造成昏迷,或壓迫腦幹的生命中樞造成心肺衰竭,所以中樞型暈眩,雖然所占比例較低,卻遠比周邊型暈眩危險。
楊朝詠說,每天因為暈眩求醫的病人不少,急診醫師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區分是周邊型或中樞型暈眩,有些病人以為暈得比較厲害就是腦中風,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因為有時周邊型暈眩,造成天旋地轉的程度反而比中樞型嚴重,不能以症狀的嚴重程度來區分,要從病史及神經學檢查著手。
楊朝詠醫師指出,周邊型病人通常會合併有聽力受損、耳鳴等病史,若最近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內耳前庭系統發炎造成暈眩,中樞型可能會合併有複視、說話不清、手腳無力、平衡感明顯變差、劇烈頭痛等症狀,若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喝酒、肥胖、心臟病、年紀大於55歲等中風的高風險因子,更需特別小心;但也有部分中樞型暈眩單純只有頭暈嘔吐,與周邊型的症狀不容易區分。
而神經學檢查則會包括腦神經、小腦及平衡感檢查,如手指-鼻尖-手指測試有否辨距不良情形、下床走路會否東倒西歪等,以及眼震的方向等。楊朝詠醫師說,若綜合評估懷疑是中樞型暈眩,會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確認。
楊朝詠醫師提醒,若突然感覺天旋地轉,並發生以下狀況時,需小心是中樞型暈眩,應盡早就醫檢查:
1、本身有中風的高風險因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喝酒、肥胖、心臟病、年紀大於55歲等。
2、暈眩經藥物治療後已經改善,但下床走路仍然東倒西歪。
3、合併有中風症狀,例如複視、說話不清、手腳無力等。
楊朝詠醫師強調,腦中風和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息息相關,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天氣變冷會導致人體血管收縮,而血管收縮會造成血壓升高,讓血壓不容易控制,更增加中風的危險性,因此在冬天更要注意保暖,平常飲食應少油、少鹽,每天量測血壓。
腦中風不是只腦有老人會發生唷!
近年「年輕型腦中風」患者有增加趨勢,腦中風最非常緊急的症狀!必須立即送醫!
腦中風不是只有老人會發生唷!,近年「年輕型腦中風」患者有增加趨勢,腦中風最非常緊急的症狀!必須立即送醫!
中風
有個朋友,在一次烤肉聚會當中絆倒了,摔了一跤,旁邊的朋友建議找醫護人員,但她很確定自己沒事,只是穿了新鞋被磚塊絆了一下罷了!她還有點危危顫顫站立不穩的時候,朋友們幫她清洗乾淨,又為她盛了一盤食物,她就跟著大家一起享受接下來的時光了!
她的先生後來打電話通知大家,她被送到醫院,傍晚六點,就過世了,原因是她在烤肉聚餐的時候 中風 ! 如果他們懂得辨識 中風 的症兆,她現在也許還跟我們在一起!
只需要花一分鐘的時間讀完這篇文章, 腦神經外科醫師說,如果他能在 三小時之內 接觸到 中風 患者,他就可以將 中風 的後果完全扭轉過來!訣竅就是辨識診斷出 中風的問題,並讓病患在 三小時之內 接受醫療,而這是很難的!
一.辨識中風 讓我們記住 STR三步驟 :
請閱讀並學習!有時候 中風的症兆很難辨認,不幸的是,缺乏警覺就會帶來災難!身邊的人辨認不出 中風 的徵兆,中風患者就會嚴重腦傷!醫生提醒:
旁人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辨識中風 !
1. S :要求患者笑一下!
2. T :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 (要有條理,有連貫性),例如:今天天氣晴朗 !
3. R:要求患者舉起雙手 !
4. 要求患者伸出舌頭 ,如果舌頭「彎曲 」或 偏向一邊 ,那也是 中風的徵兆!
上面四個動作,患者如果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就要立刻打電話:119.並且把症狀描述給接線者聽!
使用STR三步驟辨識中風的方法確實存在,它的正確名稱為「辛辛那提到院前中風指標(Cincinnati Prehospital Stroke Scale)」。這是在美國國衛院腦中風評估表的基礎上,加以研究並簡化的一個評估指標
雖然這種判斷中風的方式已經廣泛運用在國內外的急救訓練上(參照:急救教育訓練2000年),但美國中風協會(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則表示不予置評,僅列出標準的常見腦中風症狀給民眾參考(參照:"A Simple Test for Stroke"):
1. Sudden numbness or weakness of the face, arm or leg, especially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臉部、手臂、腿部突然麻痺,尤其是單側)
2. Sudden confusion, trouble speaking or understanding
(突然意識混亂,說話難以理解)
3. Sudden trouble seeing in one or both eyes
(一眼或雙眼的視力發生障礙)
4. Sudden trouble walking, dizziness, loss of balance or coordination
(走路突然不穩,失去平衡與協調的能力)
5. Sudden, severe headache with no known cause
(莫名的劇烈頭痛)
心臟科 醫師說:收到這封電函的人,若能將它轉寄給幾個人,就至少有可能救一條命!
大里仁愛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林奕夫提出的十點腦中風常見症狀,兩者大致相同
1. 半側肢體無力
2. 半側肢體麻
3. 走路不穩
4. 意識變化
5. 嘴歪眼斜
6. 講話口齒不清
7. 講不出話(失語症)
8. 頭暈
9. 吞嚥困難
10. 半邊看不到或雙影
此外原信中提到如果在出現中風症狀「三小時」內就醫,就能將結果扭轉。這裡提到的三小時是指注射血栓溶解劑的有效時間(黃金時間),這種治療方式是目前唯一對腦梗塞(缺血性中風)有效果的藥物。如果超過三小時的話,效果會大打折扣。
二.電梯下墜時怎麼辦?
有一天搭乘電梯,就遇上了電梯突然斷電,雖然緊急供電系統幾秒後就開始作用,可是電梯還是從13樓迅速往下墜落! 還好當時記起曾經看過電視教的,趕快 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 ,好在電梯在五樓終於停止了...真的有撿回一條命感覺!
當你面臨生死一線間時,當下的你所做的每一個動作將決定你的生死與否!
生活中,難免會坐到電梯,但是,萬一遇到電梯發生事故,迅速往下墜落時,你可能產生一個念頭,站在電梯裡隨它吧!
可是今天...我在電視的一個外國頻道看到一個非常好的節目!其中:
他們還請了專家示範...「電梯下墜時保護自己的最佳動作」
第一.(不論有幾層樓)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
第二.如果電梯內有手把,請一隻手緊握手把!
第三.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牆,呈一直線!
第四.膝蓋呈彎曲姿勢!因為你不會知道它會何時著地,且墜落時很可能會全身骨折而死!
所以:
第一點 是當緊急電源啟動時,電梯可以馬上停止繼續下墜!
第二點 是為了要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以致于你不會因為重心不穩而摔傷!
第三點 是為了要運用電梯牆壁作為脊椎的防護!
第四點 是最重要的是因為韌帶是唯一人體富含彈性的一個組織,所以借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比骨頭來承受壓力來的大。為了自己,為了朋友,為了親友,以防萬一!
部分引用網路追追追 http://rumor.nownews.com/2008/01/21/515-2220382.htm
【血壓太低 也可能中風】
何謂低血壓:測血壓時收縮壓低於90水銀汞柱,舒張壓低於60水銀汞柱,即為低血壓。
低血壓症狀: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思維遲鈍等。另外,患者常無故情緒低落,晚上睡不著覺輾轉難眠,導致日常生活大受影響。一般認為,患者如有頭暈、站立不穩,甚至暈厥。
絕大多數腦血栓形成發生在老年人安靜睡眠時,因為這時心跳較慢、血壓偏低、血流緩慢。
低血壓的原因:
1.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神經調節功能差,動脈硬化使其動脈彈性下降,體質虛弱,長期臥床的病人及在悶熱的環境中站立過久,均易誘發體位性低血壓。特別是在坐下或臥位時,突然起立更易發生問題,此時會有眩暈、眼前發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現。
2.體質性低血壓:多見於體質瘦弱的老年婦女,並且有家族遺傳傾向。患者平時有頭暈、心悸、乏力的感覺,往往在醫院檢查不出什麼病,這是因為老年人心肌張力減弱,血管壁彈性喪失所致。
3.藥物性低血壓:因病服用降壓藥、鎮靜劑、利尿藥、抗心絞痛藥後,也會引起低血壓。
4.腦發性低血壓:多發生於失血、慢性貧血、糖尿病、腦動脈硬化、中風之後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虛弱、頭暈、視力障礙。
低血壓的養生之道
1.充足的睡眠。
2.補充營養。
3.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腦下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以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為低血壓是以上這些疾病的症狀。
4.忌吃降壓食物如芹菜、冬瓜、赤小豆、山楂等。
資料參考:常春雜誌
4個動作 檢測中風徵兆
(北醫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網路上流傳著一封判定「中風」徵兆的郵件,教導人們以詢問「三個問題」的方式來判定患者是不是中風。這封信所教的方法很不 錯,只是還不夠周全,應該再多加一項測試,判定會更準確些,也可有助於避免中風患者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發病後的前3小時。
血壓高 不能判定中風
在這封網路信件中所教導的「三個問題」,分別是「要求病患展示笑容」、「要求病患舉起雙手」以及「要求病患說出一句簡單話語」。在這三項之外,應該再加上「要求病患前腳貼後腳地一直線走幾步路,看看步態是否平衡」,如此,對於判定是否為中風徵兆,所涵蓋的範圍才更完整。
從心臟通到腦部共有4條血管,其中,前面2條摸得到的是頸動脈,後面2條藏在脊椎內的則是脊椎動脈。通常腦的前半部由頸動脈貫流的是前腦循環,脊椎動脈這2條則是供應小腦、腦幹的後腦循環,而前腦循環和後腦循環中風的症狀不太一樣。
前腦循環和語言、手腳運動、感覺與認知有關,前腦中風(新聞、網站)患者常會變得迷糊或答非所問;後腦循環則和平衡有關,以致常有暈眩、口齒不清、吞嚥困 難及站不穩易跌倒等問題。由於腦幹是生命中樞,和心跳、血壓會有關係,不過,患者普遍會出現血壓偏高症狀,無法直接藉由血壓來判定中風。
感覺不對勁 就可自我檢測
這封網路郵件指出三個問題分析,從要求患者「舉手」可看出運動功能有無問題,要求「笑」是看有無顏面神經麻痺情況,要求「說句簡單的話」則是看語言有無障 礙,有沒有講不清楚的現象,但三者都屬於前腦中風相關徵兆,未能涵蓋到後腦循環的中風;雖然有些後腦循環中風患者也會口齒不清,但宜加上暈眩或平衡與步態 問題做判斷,就更完善。最好再要求患者試走一直線,前腳接著後腳,就能準確地測試平衡度。
只要當覺察到患者有些不對勁時,即可及時運用這四個「撇步」來初步判斷某個突然摔了一跤的人,是否是中風所致。例如,說話說到一半接不下去;吃飯吃到一半突然掉了筷子,無法繼續使用;或從坐著的椅子上要站起來,卻突然無法站立。
又或是病人有很厲害的暈眩情況,與平日有梅尼爾氏症、內耳不平衡的暈眩是否不太相同,除了暈眩是否伴隨其他額外症狀,如口水吞不下去、說話不清、手腳乏力、看東西一個會看成二個等等。
3小時內 治療黃金時間
腦中風的治療有相當重要的「黃金時間」,即生腦中風後的3個小時內,可運用血栓溶解劑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式是目前唯一對腦梗塞有效果的藥物,但必須是在剛發病的3小時之內,由於治療時間具緊迫性,因此建議民眾一旦懷疑是中風現象,就該立即送患者就醫診療。
要特別強調的是,由於到院後還必須做電腦斷層掃描等各項必要檢查,且必須趕在3小時之內就完成,才能來得及使用血栓溶解劑,逾時就無法施打,以免反而有出 血的危機,所以一有前述徵兆與疑慮的中風患者,千萬別自行在家休息觀察,或是採用放血等民俗偏方,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預防中風與腦傷 試試地中海飲食
(凱特文化 2013年7月23日)傳統的地中海飲食是一種由許多蔬菜、豆類植物、水果、穀類植物、魚以及橄欖油、乳製品、肉類、家禽,再加上適量紅酒等構成的飲食型態。除了一般我們熟知的好處之外,它或許還能避免「寂靜型腦中風」的潛在危害喔!
沉默的健康殺手
寂 靜型中風是無症狀的中風,旁人難以察覺,需由腦部斷層掃描才能發現病兆。可別因為沒有症狀就覺得它對健康沒有威脅,因為長期累積下來它可是會讓人們有失智 的情形。研究發現飲食最貼近地中海飲食的人們,寂靜型中風引起的腦部傷害風險比飲食最不符合地中海飲食的人要少36%。
地中海飲食是健腦飲食
研 究分析712位紐約成年人的飲食,並依他們日常飲食與地中海飲食接近的程度區分成三組。大約經過6年後,研究者們以核磁共振(MRI)掃瞄參與研究人們的 腦部,並觀察腦中任何與寂靜中風有關的腦部損傷組織。從中發現共有238例的證據顯示腦部至少有一個區域是因寂靜中風所導致的損傷。
結 果證實飲食最接近地中海飲食的人,和中風有關的腦部損傷風險比最不接近的人的要少了36%,而中等接近地中海飲食的人們比最不接近的人,腦部損傷風險少 21%。此外,研究還發現女性似乎能從地中海飲食獲得更多的保護,飲食最接近地中海飲食的女性,其風險可降低多達45%,相對的男性僅有16%。
[TIPS]食在健康小秘訣
寂靜型中風會導致腦部受損,而損傷的區域稱為梗塞,由於發生的時候並沒有症狀,人們無法察覺。除了改變飲食習慣能幫助我們預防寂靜型中風,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也有助於減少腦部的損傷喔!
呵欠頻頻防中風
熬夜或疲乏時打呵欠是正常現象,但老年人出現此情況則是不祥之兆,提示有中風發生的可能。
臨床資料表明,70%以上中風者在發病前5~10天呵欠頻繁。可能因老年人血管硬化、管腔變窄、腦血流量減少,以致腦細胞缺血缺氧,因而通過體內反饋機制刺激呼吸中樞,調節呼吸的幅度與深度予以補償所致。因此,老年人一旦呵欠頻發,切不可疏忽,應採取措施,阻止中風發生。
防中風吃什麼?
有一樣東西大家想不到,那就是菠菜。菠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每100克菠菜的葉酸含量高達347微克,名列蔬菜之首。
葉酸是一種B族維生素,是人體造血的基本原料。一旦缺乏葉酸,最明顯的就是紅細胞生產減少,導致巨噬細胞性貧血,其中老年患者比較多見菠菜中還含有鐵,葉酸和鐵能夠促進紅細胞的合成,提高血液攜氧量,從而加快血液迴圈。
從這個角度講,吃菠菜能降低中風的風險。補充葉酸能將中風風險降低25%,服用葉酸超過36個月,則能降低29%。
在吃菠菜時,烹調要快炒快出。除了菠菜,每天吃個胡蘿蔔也能降低中風的風險,因為β-胡蘿蔔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積,保持腦血管暢通,從而防中風中風是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吃什麼只是防中風的一個方面。
大家還要從健康的生活習慣入手,戒煙、限酒、多吃菜、適量運動等。
中年人走路快 握力強 較不易失智中風
據美國最新研究,從中老年人走路的速度和手握力的強弱,可以預測他們晚年罹患失智症或中風的風險,慢步族的風險是快走族的一.五倍。以往的研究曾指出,步行速度較慢者和因心臟疾病死亡有關;六十五歲以上且步行速度較快者,可望活得比較久。
波 士頓醫學中心卡瑪格醫師的研究團隊,針對二千四百一十位平均年齡六十二歲的受測者,進行步行速度、手握力和認知功能測驗,所有受測者並接受腦部掃描。根據 長達十一年追蹤,有卅四人失智(包括阿茲海默氏症),七十九人中風。研究人員發現,步行速度較慢,與腦容量較少,以及記憶、語言、判斷力測驗表現較差都有 關係。
接受調查時六十五歲以上、且握力較強的受測者,之後中風和小中風的風險,比握力較弱者足足低了四二%。卡瑪格團隊的研究成果,將於四月在紐奧良的「美國神經學會」年會上發表。
※老年人的陽氣主要來自脾胃,也就是脾胃要照顧好,然後吃健康的食物,已減少痰濕的阻滯、減少瘀血的形成,多運動、心情愉快以減少氣鬱。盡量做到清心寡欲、氣定神閒。
天冷易中風 愛注意
(來源: 用藥安全食在健康)中風前兆:四肢末梢發麻 肩膀緊繃僵痛 臉耳發熱發紅……
最近天氣變化大早晚氣溫驟變,紛紛有不少中風案例在你我身邊發生,影視大亨楊登魁就是你我皆知的一個案例,身邊如果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患者應該特別注意,一般來說中風會有幾項前兆,例如:四肢末梢發麻、頸椎周圍緊繃而僵痛、臉部發熱耳朵發紅...等現象。
中風其實是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是指突發性的腦內出血或缺血現象,導致腦內局部受到血塊壓迫或是循環不良現象,常會有肢體癱瘓或嘴歪眼斜等現象,嚴重者也可能到至死亡。
預防中風大可分成疾病方面和生活方面兩方面著手,高血壓患者因血骨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導致血管管壁變薄容易破裂,所以定期的測量血壓及藥物控制是很重要的,而心臟病中有一種心房纖維震顫的病症,導致心臟內血凝塊形成以及血凝塊流向腦部,引發中風,須盡快開刀治療。
生活方面,第一個項目就是戒菸,因為尼古丁容易加速動脈硬化,增加中風風險,另外像膽固醇過高或體重過重、不愛運動的人,都是中風的高危險群。建議以清淡為飲食原則,少食用油炸或油煎的食物,可多選用清蒸、水煮、涼拌等烹調方式之食物,定時適當運動,可降低血壓、體重及血脂肪,天冷時注意保暖,盡量避免泡澡及洗過熱的水,攝取適量水分,保持穩定情緒,簡單的改變能讓你我遠離中風的危險,常保健康。
吃香蕉防中風
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鹽和降血壓的成分,每天吃兩根香蕉,連續一周
《天天兩杯奶茶 妙齡女眼中風》
25歲黃小姐,從國中開始幾乎天天照三餐喝奶茶,更愛吃甜食,幾個月前左眼突然視力模糊,就醫檢查竟是糖尿病引發的視網膜血管出血,即俗稱的「眼中風」。
靈魂之窗雖小,也會反映身體出了大問題!『眼中風』的前兆-
「暫時性黑矇」其實是眼中風的前兆,它的症狀通常只持續幾秒到幾分鐘,一般不超過10分鐘。
典型的症狀是眼前突然一片黑暗,一旦血栓溶解或沖掉,血流恢復正常,視力就會恢復。不過,暫時性黑矇的症狀可能一再發作。
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和糖尿病,是暫時性黑矇和眼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
急性中風血栓溶解治療:台南市現況
根據台灣腦中風登錄,民國96-98年急性缺血性中風接受血栓溶解治療比例為1.5%。
成大醫院中風中心與成功大學醫療效益研究中心分析96-99年全民健保資料庫發現臺南市此治療比例為2.1%,居五都之冠。
101年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協同成大醫院建立臺南市轄區內急救責任醫院急性中風病患轉診制度,此治療比例已經增加到4%以上,
並且發現接受治療的病患有半數都是由救護車運送至可提供血栓溶解治療的急救責任醫院(附註)。
推測臺南市有較高比例的原因可能是民眾警覺性高、善用119求救及就醫方便性等因素。
雖然此比例逐年進步,但是相較於先進國家的現況,臺南市還有進步的空間。
跨年夜的案例:
55歲男性,長期抽菸、有高血壓病史但未規則服藥。去年12/31晚上十點看完電視欲起身時發現左側肢體較為無力,
當時想說再坐下來休息一下看看會不會比較好轉,休息1個多小時後症狀仍舊無法改善,故至急診求治,此時已接近發作兩小時。
病患常誤以為黃金3小時的意思是指發作後3小時到達醫院,其實黃金3小時是指藥物治療的時間要在中風發作後的3小時之內,
可幫助改善預後。但是病患到達醫院之後還須經過相關檢查(如神經學檢查、抽血、電腦斷層)及相關醫師評估,一般需要約60分鐘。
如果在中風發作2小時之後才送到醫院,可能就會錯失治療的時機。
再者,研究顯示病患於90分鐘內接受治療後症狀改善的比例是三小時才接受治療的兩倍。
(幸好)病人沒有等到跨年倒數計時之後才到醫院,否則可能就錯失治療的時機。個案在急診檢傷迅速啟動中風3小時的傳呼,
接受神內醫師的跨年評估,於抵達急診45分鐘接受了血栓溶解治療,住院後症狀改善。
此個案是中風就醫延遲的常見情況:
病人常以為休息或睡覺就會改善,因此延誤治療的時機。另外此病患並未打119求救,也是常見就醫延遲的原因。成醫中風中心與臺南市消防局長期合作,定期給予中風相關之教育訓練,
救護員對於急性中風的判斷及處置,已有不錯的成果。成大醫院統計30位於90分鐘內接受血栓溶解治療的病患,
超過6成都是由救護車運送。臺南市的救護系統完善且迅速,自出勤至運送病患到院平均時間只需20分鐘,遠比自行就醫快速,
建議市民如果有中風的症狀應該要盡快打119求救。
綠茶水煮米 預防中風
做法:
先將3克綠茶用1000毫升開水浸泡5-10分鐘,
取紗布將茶水過濾,倒入已盛米的鍋中,煮熟即可。
功效:
用茶水煮出的飯不僅能幫助消化、有效分解脂肪,
還可以有效預防中風、防止齲齒的發生。
【中風前的五大徵兆,要小心注意!】
信號1:“嘴巴歪斜流口水,說話困難?不下”。
信號2:“持續頭疼頭暈”。
信號3:“頭面發麻、半身麻木、突然看不清”。
信號4:“個性突變,智力衰退”。
信號5:“出虛汗、發低燒,胸悶心悸”。
她還有點危危顫顫站立不穩的時候,朋友們幫她清洗乾淨,又為她盛
她的先生後來打電話告知大家,她被送到醫院,傍晚六點就過世了,
如果他們懂得辨識中風的癥兆,她現在也許還跟我們在一起。
有些人不會死,但結局處於無助無望的景況中。
只需要花一分鐘的時間讀完這篇文章,腦神經外科醫師說,如果他能
訣竅就是辨識診斷出中風! 的問題,並讓病患在三小時之內接受醫療,而這是很難的。
辨識中風!
感謝上帝讓我們記住 STR 三步驟,請閱讀並學習 !
有時候中風的癥兆很難辨認,不幸的是,缺乏警覺就會帶來災難。
辨認不出中風的徵兆,中風患者就會嚴重腦傷。
醫生說,旁人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辨識中風:
S : (smile) 要求患者笑一下
T : (talk) 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 (要有條理,有連貫性),例如:今天天氣晴朗。
R : (raise) 要求患者舉起雙手
注意:
另外一項中風癥兆 是: 要求患者伸出舌頭 ,
如果舌頭「彎曲」或偏向一邊,那也是中風的徵兆 。
上面四個動作,患者如果有 ! 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 ,
就要立刻打 119 !!!並且把症狀描述給接線者聽。
心臟科醫師說,收到這封電函的人,若能將它轉寄給 10 個人,就至少可以救一條命。
如果嘴也歪了,就拉他的耳朵,把耳朵拉紅,在兩耳的耳垂兒的部位,各刺兩針,也各流兩滴血,幾分鐘以後,嘴就恢復原狀了。
等患者一切恢復正常感覺沒有異狀時再送醫,就一定可以轉危為安,否則,若是急著抬上救護車送醫,經一路的顛跛震動恐怕還沒到醫院,他腦部微血管,差不多已經都破裂了。
萬一能夠吉人天相,保全老命,能像孫院長,容得勉強行動,那得要靠祖上的庇蔭了。
放血救命法,是住在新竹的中醫師夏伯挺先生說的。且是經自己親身實驗,敢說百分之百有效。
大概是民國六十八年我在台中逢甲學院任教,有天上午,我正在上課,一位老師跑到我的教室上氣不接下氣的說:『劉老師快來,主任中風了!』。
我立刻跑到三樓,看到陳幅添主任,氣色不正,語意模糊,嘴也歪了,很明顯的是中風了。
立即請工讀生到校門外的西藥房,買來一支注射用的針頭,就在陳主任十個手指頭上直刺。
等十個手指尖兒都見血了《豆粒似的一滴》。
大約幾分鐘以後,陳主任的氣色就變過來了,兩眼也有神了,只有嘴還歪著,我就拉搓他的耳朵,使之充血,等把耳朵拉紅,就在左右耳垂之處,各刺兩針,待兩耳垂都流出兩滴血來,奇蹟就出現了!大約不到三五分鐘,他的嘴形,恢復正常了,說話也清清楚楚了。
讓他靜坐一陣子,喝了一杯熱茶,才扶他下樓,開車送到惠華醫院,打一罐點滴,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出院回學校上課了。一切照常工作,毫無後遺症。
反觀一般腦中風患者,都是送醫院治療時,經過一路震盪血管急速破裂,以致多數患者一病不起,所以腦中風,在死因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其最幸運者,也僅能保住老命,而落得終身殘廢。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病症。
如果大家都能記住這《放血救命》的方法,立刻施救,在短短時間它能起死回生,而且保證百分之百的正常。這個急救法,希望大家告訴大家。那腦中風,在死因排行榜上,就可以除名了。
中風源自「黃帝內經」中的一句「中邪風擊仆」。日本人稱為「腦卒中」或「腦血管障礙」。因為大部份病患都是突然性的發作,而造成意識障礙、嘔吐、失語症、大小便失禁及手腳麻痺的狀態。
腦中風偶爾也會出現於年青人,不過,它算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 病。根據衛生署統計,腦中風名列十大死亡原因之第2名,僅次於癌症。尤其65歲以上的老人罹患率更高達 21.7%,可說是老年人的頭號大敵;逝世的民進黨大老黃信介先生及數年前嚴家淦總統及章孝慈校長均是死於腦中風。即使僥倖殘存它所導致各種程度不 同的癱瘓、語言障礙、視覺模糊和記憶障礙等後遺症,更是對病人及其家屬造成肉體及精神上的折磨。
《中風的類型》
腦中風類型大致可概分為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兩類。根據歐美的研究顯示,缺血性中風約佔所有中風病例中的85%,而根據國內的研究整理,中國人發生出血性中風的比例稍高於歐美,約佔三分之一。且男性中風的人數略多於女性,但因中風死亡的百分之六十是女性。
Ⅰ﹒缺血性腦中風:
血管因種種疾病而阻塞,以致於失去正常的血液供應,組織若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即喪失其功能,最嚴重時,腦細胞壞死,即為腦梗塞。缺血性腦中風可以再分為腦血栓和腦栓塞兩種:
1.腦血栓:
腦血栓是最常發生的,約佔中風病患中的30-40%。形成腦血栓的主要原因 就是粥狀動脈硬化的瘢塊(Plaque)破裂或滲出而繼發栓塞的情形,有一個醫學專有名詞專指粥狀動脈硬化繼發栓塞稱為粥狀動脈栓塞症 (Atherothrombosis)。腦血栓的危險因素多與粥狀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抽菸、老化及高脂血症等因素有關。特別是高 血壓患者,腦血栓病人中有70%罹患高血壓。
2.腦栓塞:
腦栓塞的栓塞來源是經由循環系統流入腦血管,最常見的是由於各種的心臟疾病而引發腦栓塞。此外,腦血管的上游若有潰爛的粥狀動脈硬化病灶,也可能因為潰瘍表面的血小板、血塊、脂肪等物掉落,被沖入腦血管而造成栓塞。
Ⅱ﹒出血性腦中風:
也就是俗稱的腦充血。因腦血管病變而使血管壁變得脆弱;一旦血管破裂,正常血管內流動的血液即大量外溢,破壞鄰近的腦組織。出血性腦中風可分為腦出血和蜘蛛膜下腔出血:
1.腦出血:
非外傷性腦出血的原因非常多,舉凡腦瘤、血管變性、白血病、血栓等。但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是沒有上述原因的腦出血,稱之為原發性腦出血,這種腦出血常和高血壓有密切的關係。
2.蜘蛛膜下腔出血:
蜘蛛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臨床表現和原因不一樣。非外傷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最常見的是腦動脈瘤破裂, 血液流到蜘蛛膜下腔,刺激腦膜、壓迫神經而引起的,其次是腦血管畸形破裂,兩者皆以先天性疾病居多。此外,隨著年齡增長,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逐漸發生,也容 易形成動脈瘤。
《中風的先兆》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即使後來又消失),必須立即求醫。暫時性的症狀可能由小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引起。
1.身體一側的臉、手臂或腿突然感到虛弱和麻痺。
2.視覺突然模糊或喪失,尤其是發生於一眼。
3.說話困難或理解別人說話困難。
4.莫名其妙的頭暈、突然跌倒或喪失身體協調性。
5.意識模糊和行為異常。
6.突然出現與以往不同的劇烈頭痛。
《腦中風常見的症狀》
由於腦中風的類型和病變的位置,對於腦中風的症狀表現,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腦中風的症狀表現會隨著類型和病變的位置的不同而改變,臨床上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症狀的組合,醫師即可據此推測。以下即為幾種腦中風常見的症狀:
1.頭痛:
頭痛是腦出血常見的症狀,常常是單側性的,也就是說,與出血的部位同側。最據特徵的頭痛發生在蜘蛛膜下腔出血,此種頭痛往往是突發的,而且劇烈。頭痛比較少發生在腦梗塞的病人,但是由於大血管阻塞所引起的腦中風,偶而也會有頭痛的症狀。
此外,腦栓塞要比腦血栓容易引發頭 痛。在這裡有一點很值得我們注意的:只有頭痛,而無其他神經症狀伴隨時,通常不是腦中風所引起的,不要隨便妄自臆測,如有疑問,應尋求醫師專業的診斷。
2.意識障礙:
腦中風所導致的意識障礙是逐漸進行的,很少一發作即陷入昏迷。病人有意識障礙時,顯示這是較大的腦出血或腦梗塞。
3.暈眩與嘔吐:
腦中風發作時,若有明顯的暈眩與嘔吐,往往表示病變在後腦窩,亦即腦幹和小腦的病變,比較常見的原因為小腦出血、橋腦出血。但是,若只是覺得頭昏昏的,沒有旋轉的感覺,則不一定是腦中風的症狀,也無法指出病變的位置。
4.肢體無力:
腦中風得一個很重要的症狀是肢體無力。此種肢體無力往往是一側性的,亦即一邊的手、腳、臉都無力,這是因為腦中風通常都是局部性的。肢體無力的位置可幫助醫師判斷腦中風的部位。
5.感覺缺失:
這裡的感覺指的是身體的痛覺、冷熱和觸覺,通常也是單側性的缺失,比較特別的是,發生在視丘部的小洞梗塞,會造成一種純感覺缺失性的腦中風。
6.失語症:
失語症是左側大腦中風的一種表現,因為語言中樞位於左大腦。由於語言中樞和運動中樞很接近,病人可能會同時有右側的肢體無力。
7.視野缺損:
腦中風侵犯大腦枕葉時,可以引起一側偏盲,此時,無論用左眼或右眼來看,都會發現有一側東西看不見。
8.腦神經障礙:
腦幹的中風會有腦神經障礙,此時,病人會有複視現象、吞嚥困難、說話不清、舌頭歪向一邊等症狀。
9.小腦症狀:
主要症狀是平衡異常,同時,手腳變得笨拙,無法做快速反覆的動作,走路會傾向病變的一側,甚至跌倒。
10.小便失禁:
小便失禁的病人已經是很厲害的腦中風了,同時,已陷入了昏迷狀態。
《中風的治療及照護》
腦中風發作時的急救,以挽救生命為主,並幫助病人渡過腦損傷之危險期。因此必須馬上與醫院聯絡。在醫生/ 救護車未到之前,不要移動患者,使其保持身心安靜,若病人意識未受障礙,應儘量安慰,避免陷於不安和興奮狀態。同時,要注意觀察病患的病情,以幫助醫師能 做最迅速的判斷。
腦中風的病人,在急性期間經過內科或外科的治療後,如果沒有意外的併發症,其病情應該再三、五天內就會慢慢穩定下來。這時,除了繼續一般 的治療外,就要考慮施以復健的治療。因此,一旦渡過急性期後,儘量幫助病患保持身體各部份之正常機能及避免產生併發症之產生,以接受未來復健的工作。
此外,中風之後要慎防第二次的缺血事件(包括二度中風、心肌梗塞),因此要遵從醫師的囑咐,並按時用藥。
中風病患癒後在家的療養生活相當重要,因為其對神經機能的恢復有相當大的影響,家人面對病患應以關懷及支持的態度,使病患的不便減至最少程度,幫助其恢復自信心,減少挫折感,並使病患勇於接受事實,進而鼓勵病人積極參與復健治療。家屬可幫助病患居家療養的部分包括:
I.居家環境的改良及安排:
家裡的環境必須配合病人各種症狀加以改良及安排,一般而言,應儘量創造一個無障礙的生活環境。病人的 房間應選擇在明亮、溫暖且可與外界及家人接觸的地方,方便病人的溝通,也方便家人看護。
床舖應選擇較硬的床墊,而且應該有床欄以防止病人跌下。如果病人可 以自行移動,則應該選擇較低的床。至於衛浴設備的配合,應加裝扶手、欄杆,使病人在行走、如廁、洗澡時,有地方可以扶持;浴缸、地板加貼防滑條,以維持病 人安全,另外,廁所以坐式馬桶較為安全。
II.衣物穿著:
衣物方面,則以穿著舒適、方便更換及容易洗滌等為原則。因此,兩件式的睡衣將釦子改為自黏布後,成了最佳的選擇。此外,內外衣的材料,皆以吸汗力強、通風性好的棉布為主。穿脫衣時,應遵循下列原則:
1.穿衣時,要從患側先穿,脫衣時則相反。
2.要注意房間的溫度,不要讓病人著涼。
III.翻身:
如果病人不能自己翻身時,必須每兩小時翻身變換姿勢一次以避免肺炎、褥瘡及肢體萎縮、變形。變換姿勢必須注意以下原則:
1.注意病人的表情,有異狀如疼痛、噁心等時,應立即中止,並改以較舒服的姿勢。
2.病人所躺的位置不可太靠近床沿,以免翻身時摔下。
3.變換姿勢要小心,以免造成骨折。
4.移動病人一定要將身體抬離床舖,以免皮膚受到磨差,造成傷口。
IV.飲食:
腦中風病人的飲食,除了應遵守慢性疾病的飲食控制,尚須依照以下原則:
1.定時定量。
2.選用新鮮食物,自行製作。
3.選用植物油,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
4.少吃甜食,多攝取纖維質高的食物。
5.含鈉量高的食物少用。
6.避免抽菸、喝酒和含咖啡因的飲料。
7.營養要均衡。
只要體力許可,應儘量鼓勵病人多做活動,對其心理或機能上的恢復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中風的預防》
1.高血壓的控制:
約百分之四十的中風是因高血壓引起的,太高的血壓會引起腦血管的破裂,而高血壓本身就會使腦血管較脆弱,較易形成動脈硬化的硬塊而使血管狹窄。我們可用運動、減肥及藥物的控制使我們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2.戒菸:
吸菸會加速動脈硬化,使血管收縮並降低血液攜氧的能力。
3.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濃度:
高膽固醇會加速動脈壁上硬塊的產生,我們的目標是要降低 LDL 膽固醇而提高 HDL 膽固醇;採取低脂飲食、運動是第一步,如果效果不理想則必須使用降血脂藥物。
4.心臟病的控制:
例如先前有心肌梗塞、心衰竭、風濕性心臟病、裝有人工瓣膜、及心律不整的病人,都會增加中風的機率,所以必須選擇適當的藥物來控制。
5.糖尿病的控制:
糖尿病本身就會產生血管的病變並加速動脈硬化,控制糖尿病不僅是為了預防中風,也可預防許多糖尿病的後遺症。
[參考來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