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2原建 1021128新增)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也讓專家們感到驚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外,玉米中還含有核黃素對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處。

所含的胡蘿蔔素,具有防癌作用;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玉米7大功效堪稱食療明星】

《玉米煮得越久越營養》

玉米是常吃的粗糧,玉米也是大家平時常吃的,那麼吃玉米有哪些功效呢?玉米具有哪些營養價值呢?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所含的穀胱甘肽,是抗癌因子,玉米中還含有的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對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作用。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素能加速排除體內毒素,其中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所以玉米對治療青春痘和痘痘肌膚恢復也有一定的作用。

玉米富含維生素C有長壽、美容作用。玉米胚尖所含的營養物質有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能起到使皮膚細嫩光滑,抑制、延緩皺紋產生作用,對痘痘肌膚有相應的調節作用。
開胃、利膽、通便、利尿、軟化血管、延緩細胞朽邁、防癌抗癌等

★功效:

■1. 健脾益胃。
玉米在北方是粗糧,在南方則為飼料。但從藥食同源角度說,玉米的性味甘、平,歸胃、膀胱經,有健脾益胃、利水滲濕作用。

■2. 抗衰老。
玉米以其成分多樣而著稱。例如玉米含有維生素A和E及谷氨酸,動物實驗證明這些成分有抗衰老作用。

■3.防止便秘,防止動脈硬化。
玉米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不但可以刺激胃腸蠕動,防止便秘,還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加速腸內毒素的排出。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佔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

■4. 防癌。
玉米不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而且胡蘿蔔素的含量是大豆的5倍多,也有益於抑制致癌物。

■5. 美膚護膚功效。
玉米還含有賴氨酸和微量元素硒,其抗氧化作用有益於預防腫瘤,同時玉米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等,對保護神經傳導和胃腸功能,預防腳氣病、心肌炎、維護皮膚健美有效。

■6. 降糖功效。
玉米須有一定的利膽、利尿、降血糖的作用,民間多用以利尿和清熱解毒。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徵患者,可用乾燥玉米須50~60克,加10倍的水,文火煎開,每天分3次口服,對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十分有益,只是作用遲緩,以經常飲用為宜。

■7. 通便功效。
玉米渣及玉米梗芯有良好的通便效果。取玉米渣100克,涼水浸泡半天,慢火燉爛,加入白薯塊,共同煮熟,喝粥吃白薯,可緩解老年人習慣性便秘。

㊣用眼過度應多吃些玉米

玉米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含有豐富的把玉米染成金色的色素——葉黃素和玉米黃質 (胡蘿蔔素的一種),它們雖然不是營養素,作用卻勝似營養素,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夠保護眼睛中叫做黃斑的感光區域,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的發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黃色的玉米中才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白玉米中卻沒有。經常用眼的人,應多吃一些黃色的玉米。

★適合人群

◎宜食
玉米對治療食慾不振、水腫、尿道感染、糖尿病、膽結石等症有一定的作用。脾胃氣虛、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症、脂肪肝、癌症、習慣性便秘、慢性腎炎水腫、維生素A缺乏症等疾病患者適宜食用。

※忌食
霉壞變質的玉米有致癌作用,不宜食用;而且,患有乾燥綜合症、糖尿病、更年期綜合症且屬陰虛火旺之人不宜食用爆玉米花,否則易助火傷陰。腹脹、尿失禁患者忌食

★推薦食療

■玉米排骨湯

原料:玉米、豬肋排、蔥、姜

做法:
1.將排骨剁成塊狀,長短隨意。
2. 玉米去皮、去絲,切成小段。
3.蔥切段,姜切片。
4.砂鍋內放水,將水燒開,將鍋內的血沫子倒掉(燒開即可,時間控制)!
5.往鍋裡倒油,爆炒一下排骨,倒水(若想排骨湯鮮些,可在水中滴兩滴醋)加玉米,姜(無需太多一兩片即可)一起放入鍋中,滴入少許白酒,大約煮半小時。
6.煲熟,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玉米排骨湯材料簡單,做法不難,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它既能開胃益脾又可潤肺養心,經常食用則延年益壽。


【高血壓及高血糖患者 常吃玉米】

玉米最早是產於南美洲的,當地的印第安人一直都在喝玉米粥,他們有一個特點,就是從來沒有出現過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所以在“富貴病”高發的今天,多吃點玉米可以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健脾滲濕、平肝利膽的功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開胃的功效。此外,玉米還有降血壓、降血糖的功效。


用鳳梨心 鳳梨皮 水煮玉米

輕鬆做健康美食
用鳳梨心 鳳梨皮 水煮玉米玉米香甜帶有鳳梨香味煮鳳梨玉米的水好喝又解膩


玉米鬍子(玉米鬚)的16款妙用

秋天,農民在收穫玉米時,大多把玉米須扔掉,其實挺可惜的,殊不知它是治病良藥。中醫認為,玉米須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道結石和高血壓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玉米須含大量硝酸鉀、維生素K、穀固醇、豆固醇和一種揮發性生物鹼。有利尿、降壓、降血糖、止血、利膽等作用。故以本品為主藥所組成之驗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廣泛,茲舉例如下:

1、肝硬化:
玉米須,東瓜子,赤小豆,煎湯。(此方是在似食療書上看的劑量沒有記住)

2、高血壓、頭昏腦漲:
玉米須50g,菊花10g,煎湯。此為1日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

3、眩暈:
玉米須50g,煎湯代茶,每日1劑,分早、中、晚三次飲用。

4、齒齦出血:
玉米須50g,置保溫瓶中,以沸水適量沖泡,蓋悶10多分鐘,1日內作數次飲完,每日1劑,7天為1個療程。

5、咳嗽:
玉米須30g,陳皮9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

6、咯血:
玉米須50g,冰糖50g,煎湯。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7、鼻衄、吐血:
玉米須、香蕉皮各30g,山梔子9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8、特發性水腫:
即找不到病因的水腫。玉米須50g,大棗5枚,以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可連飲服1個月。

9、黃疸(黃疸性肝炎):
玉米須30g,茵陳蒿20g,煎湯。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7天為1個療程。

10、膽囊炎:
玉米須30g,茵陳蒿20g、蒲公英10g,煎湯。此為1日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11、糖尿病口渴、多飲、多尿:
玉米須50g,新鮮蕹菜150g,以清水適量煎湯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內服。

12、腎炎水腫尿少:
玉米須50g,黃精10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13、膀胱炎、小便黃赤:
玉米須50g,車前子(各包)9g,甘草6g,煎湯。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14、尿少、尿頻、尿急、尿道灼熱疼痛:
玉米須、玉米芯各50g,水煎去渣代茶飲。每日1劑,分早、中、晚三次飲用。

15、尿血:
玉米須50g,白茅根18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5天為1個療程。

16、產後腹痛:
玉米須50g,水浸20分鐘,後水煎取汁。此為1日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服時可每次加入紅糖20g。治婦女產後小腹攣痛,服後痛止,且乳汁增多。

✦ 網路轉載,內容僅供參考


【吃玉米抗眼睛老化】

研究人員指出,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

玉米含有黃體素、玉米黃質,尤其後者含量較豐。因此玉米可說是抗眼睛老化的極佳補充食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魚不是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