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717原建 1020806新增)在夏季,由於環境溫度過高,空氣濕度大,體內餘熱難以散發,熱量越積越多,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控而發生中暑。
【中醫防中暑:三大降火好食材】
ㄧ、【降火好食材】
■ 夏日降火「不宜使用過度苦寒藥材」,否則會損傷體內陽氣。
■ 可食用『甘涼性質』的食物來清熱養陰:
「白木耳」:涼血止血,潤肺益胃,益氣補血
「蓮子」:益腎固精,補脾止瀉,止帶,養心
「百合」: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 可加冰糖製成甜湯,不只可退火益氣,更可藉其中好吸收的好糖提振精神。
二、【利濕好食材】
■ 固氣、補氣則推薦甘平、酸收性質食材:
常見的「山藥蓮子粥、甘草酸梅湯」,都有不錯效果。
■ 若體力差者,偶而也可服用「黃耆、紅棗」等單純補氣藥材,但要注意不可過量以免上火。
■ 利濕則是以甘淡、清淡類食物為主。
例如:「薏苡仁、茯苓、綠豆及鮮荷葉」等,都能有效利濕。
三、【以溫水代替冰飲】
■ 酷暑高溫,常常喜喝冰飲,但其實會抑制腸胃功能而產生「濕邪」唷!
■ 水濕不只會影響腸胃,還會出現「腹痛、腹瀉、食欲不振、胸悶嘔噁」等症狀。
■ 若影響至全身,則會有身熱不揚、頭重如裹、身重倦怠、小便黃赤等表現
夏季當季西瓜也能應擊中暑者
任何食物過猶不及,有朋友多次看到教官用西瓜或西瓜汁救治中暑學生,才對西瓜改觀。教官說,當季的水果都有其當季的特殊作用,這是許多中醫或食品專家也認同的觀點。有時是為了應急而做的權宜之計,而朋友所親自見證的處理,西瓜是不需要冰過或冷藏過,就有治療中暑的療效,朋友如果是應急時使用,應該可以一同見證吧。雖然,有些人對西瓜沒啥興趣,但不能否定它對中暑者的復原幫助喔...
消暑喝這湯!綠豆百合湯去燥熱
炎熱夏日最需要來碗甜品消消燥熱的火氣,然而要吃冰涼湯
綠豆綠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
百合屬於味甘微苦的中藥,含有秋水仙鹼及多種生物鹼、蛋
要注意的是綠豆雖具有消暑益氣、潤喉止渴的功效,但有些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e.blog.xuite.net/e/5/c/b/11688571/blog_840904/txt/61760447/8.jpg&width=671&height=488)
試看按壓自己的指肉,如果超過3秒鐘才恢復血色,那麼您恐怕是中暑了。台北10日創下攝氏38.3度的高溫,該如何預防中暑呢?來看看日本專家怎麼說。
在攝氏30度的戶外長時間工作,齋藤先生有慘痛經驗,即便途中灌下2.5公升大量的運動飲料,以為萬無一失,但等到傍晚氣溫降低,還是出現了中暑症狀,頭暈到必須送醫。新潟大學醫學部教授關奈緒建議,「要喝含有鹽分、礦物質的飲料會比較好。」
中暑症狀其實不會突然出現,等到頭暈目眩恐怕就來不及,日本專家也教大家幾招撇步,以便自我檢視。首先是口乾舌燥,如果舌頭表面已經開始凹凸不平,這就是脫水的初期症狀;再來,可以按壓自己的指肉。
神奈川縣立保健福祉大學教授谷口英喜表示,健康的人按下去變白色,放開就會馬上恢復血色,如果有脫水症和中暑症狀的人,放開後就至少需要3秒才會恢復。同理可證,捏手背的皮膚也可檢視,如果需要3秒或是更久才恢復,恐怕已出現脫水症狀。
谷口英喜說,「中暑是各種病痛當中最容易預防的,假使早期發現的話,就可以避免不適。」酷暑熱烘烘,學會幾個簡單的生活小常識,就能早期發現是否中暑,避免熱昏了頭。(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夏季中暑預防攻略: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
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番茄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中暑急救牢記五字訣
牢記以下五字訣,發現中暑者時,可急時救治:
一、移
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二、敷
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於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
三、促
將病人置於4℃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促進散熱。待肛門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
四、浸
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左右水中。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過低不能耐受。
五、擦
四個人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3種食物祛暑瀉火又防病
1、芹菜袪濕降火:
功效:
性涼微寒、味甘苦,袪濕、清腸
這樣吃:
取150克、約1把芹菜,洗淨
2、蓮藕潤肺滋陰:
功效:
性味甘寒,可清熱止渴、潤肺滋
這樣吃:
600ml水先大火煮滾,再加60克蓮藕並
3、番茄消暑解渴:
功效:
性味甘酸、微寒,可消食積、解
這樣吃:
取10顆聖女小番茄、洗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