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1210原建 20170613新增)內視鏡泛指經各種管道進入人體,以觀察人體內部狀況的醫療儀器。部份內視鏡同時具備治療的功能,如膀胱鏡、胃鏡、大腸鏡、支氣管鏡、腹腔鏡等。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指出,內視鏡檢查能以最少的傷害,達成觀察人體內部器官的目的。方法是用一根細長的光學鏡頭伸入人體,大多是經由人體原有的孔道(如胃鏡、膀胱鏡),也有一些是經由人為形成的管道,如腹腔鏡、胸腔鏡、關節鏡。..這些儀器不但能讓人看見人體內的影像,也能切取組織樣本以供切片檢查,或取出體內的異物。於二十世紀末開始蓬勃發展的微創手術(將手術傷口及患者身體所受的破壞減到最小的手術方法)就常使用到內視鏡。..許多內視鏡手術和傳統方法相比,疼痛可以大幅減輕,只有一點點不舒服。大多數患者被施用鎮靜劑,以減少不舒服的感覺。併發症(很少見)包括臟器被鏡身或切片器械穿破(發生過有人因刺穿肺而出現氣胸致死的先例),有時必須用傳統手術修補這些損傷。(引用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5%A7%E8%A6%96%E9%8F%A1)

乙狀結腸指的是位於左下腹骼窩內,在左髂骨附近,呈乙字彎曲,上接降結腸,向下進入盆腔與直腸相接。乙狀結腸是結腸終末部分,通常位於盆腔中,上在左髂嵴平面與降結腸相連,下在第三骶椎平面與直腸相接,長約40~50cm,因呈「乙」狀彎曲而得名。

臺灣之光!施長碧與許秉毅發明「內視鏡固定夾鼻腸管放置術」各國廣泛採用

引用  http://www.ccsn0405.com/2017/06/blog-post_39.html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臺灣之光!安南醫院消化科主任施長碧醫師攜手高雄榮總胃腸科主任許秉毅醫師「內視鏡固定夾鼻腸管放置術」,正式被編入「世界胃腸科聖經教科書Sleisenger and Fordtran's」,尤其八仙塵爆中,被廣泛應用在胃癱瘓需重建營養之大量傷患。

一切要從一則公共電視有關八仙塵爆新聞談起...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消化科主任施長碧與高雄榮總胃腸科主任許秉毅攜手發明「內視鏡固定夾鼻腸管放置術」,經10多年臨床驗證成功,並已編入最新版「世界胃腸科聖經教科書Sleisenger and Fordtran's」,各國醫師紛紛採用治療病患,大幅減少醫療花費、住院時間,實為病患之福,兩人可謂醫界「臺灣之光」。




安南醫院院長林瑞模表示,長久以來,因燒燙傷、嚴重胰臟炎等重症合併胃癱瘓以致造成嚴重營養不良的問題一直困擾醫學界,為此,本院消化科主任施長碧醫師攜手高雄榮總胃腸科主任許秉毅醫師,合力完成「內視鏡固定夾鼻腸管放置術」,非但一勞永逸解決這項醫學界長久困擾,也被列入美國營養史重要事蹟里程碑之一,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去年下旬正式被編入世界胃腸科聖經教科書-Sleisenger and Fordtran's,臺灣之光!當之無愧!

安南醫院消化科主任施長碧指出,雖然方法極多,但缺乏真正有效、安全、迅速和符合經濟效益的「鼻腸管放置術」,因此如何建立新型置放術,以達上述要求!便是我們當時的研發動機。

據了解,2002年時,高雄榮民總醫院許秉毅醫師(現職胃腸肝膽科主任)與施長碧醫師(現職中國醫藥大學安南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創立新型置放術「固定夾輔助式鼻腸管放置術」於2003年登載於臺灣唯一SCI雜誌—J Formos Med Assoc 2003,從此以後便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2006年編入美國靜脈及腸道營養學會有關腸管餵食的營養史,更於2016年編入於胃腸肝膽科世界級聖經版教科書「Sleisenger and and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10 th edition 2016」;從此之後,固定夾輔助式鼻腸管放置術便是治療胃癱瘓的金科玉律,安南醫院平均1年可完成30多例案例;在此揭櫫經驗的目的,便是希望供後進醫師在解決困擾醫學界問題時的一種典範。(記者于郁金攝)

內視鏡即刻救援 治療乙狀結腸扭轉

http://www.ccsn0405.com/2016/12/blog-post_8.html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70歲李老先生兩天前肚子開始腹脹不適,胃口變差,只肯喝少量牛奶,隔天連一口牛奶都不喝,而且腹脹不適更加厲害,由某護理之家照護人員協助送醫。


病人來到衛福部臺南醫院急診,經醫師檢查發現腹部明顯脹大,聽診腸音減少,叩診有如擂鼓,聲音嘭嘭,觸診腹部疼痛,但還沒有反彈痛(rebounding pain)等腹膜炎徵象(peritoneal sign),病人接受腹部X光檢查及電腦斷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CT),確定是乙狀結腸扭轉(sigmoid volvulus)造成的大腸阻塞。

急診醫師會診一般外科醫師及胃腸內科醫師並與病人討論後,建議先以內視鏡將扭轉的乙狀結腸反轉過來,恢復腸道暢通,並將鼓脹的大腸予以排氣消脹,但是內視鏡治療過程中,仍然有些許的腸子破裂風險存在,如果腸子破裂,仍需立即外科開刀治療!

在急診室,病人了解並同意後,立即進行內視鏡檢查,內視鏡順利通過漩渦般的狹窄點,過後立刻抽氣排出體外,鼓脹的肚子宛如吹飽的氣球洩了氣一般,腹脹立即消殆,連陪同的看護也嘖嘖稱奇!在內視鏡拔除前放置一條肛管維持腸道通暢並引導排氣。

病人因為大腸阻塞而腹脹不適而食慾不振,也合併電解質不平衡(特別是低血鉀),經過急診及住院補充治療,逐漸恢復正常,菌血症也在抗生素控制下逐漸清除,住院隔天早上,病人隨即排出漂亮的黃色成形軟便,追蹤腹部X光檢查發現,膨脹的大腸已經縮小,即將肛管解除階段性任務,爾後病人逐漸恢復日常飲食,康復出院。

衛福部臺南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謝政憲指出,發生乙狀結腸扭轉有兩大因素,一是因為乙狀結腸過長,二是因為腸系膜基部過於狹窄,導致容易發生扭轉並形成一個密閉腸環,而造成大腸阻塞及缺血,甚至腸子壞死破裂而身陷危急險境!

謝政憲醫師表示,乙狀結腸過長比較容易發生在下列病患身上,包括慢性便秘患者、巴金森氏症、中風等慢性神經疾病患者、糖尿病與之前腹部開過刀等,根據統計,,乙狀結腸扭轉的發生以男性 ,年長者約六、七十歲者最多,精神療養院及護理之家就醫住院者居多。

謝政憲醫師說,診斷乙狀結腸扭轉有以下:
1、腹部X光檢查發現「coffee bean (咖啡豆)sign」,通常第1天乙狀結腸扭轉膨脹而出現coffee bean sign,第2天阻塞處的遠端大腸(含升結腸)也會脹氣,第3天甚至連小腸也會賬氣,把握黃金72小時內儘早送醫、愈快愈好!及時診斷、及時治療,以免大腸壞死或破裂!
2、鋇劑下消化道攝影可以看到狹窄處,有如鳥嘴狀「bird's beak (鳥嘴)sign」。
3、腹部電腦斷層攝影,可以發現直腸乙狀結腸交接點狹窄轉折的變化。
以上都可以幫忙診斷乙狀結腸扭轉,如果病人到院時腸子已經黑掉壞死或破掉,或是有腹膜炎徵象,則必須緊急外科開刀治療!腸子黑掉壞死或破掉而開刀的死亡率與併發症就增加很多,能避免則避免。

衛福部臺南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謝政憲強調,腹脹的病人宜儘早送醫,及時診斷、及時治療,以恢復病人的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魚不是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