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624原建 1020714新增)汗斑又稱為變色糠疹(Pityriasis versicolor),為潮濕溫熱的氣候和易出汗者常罹患之皮膚病,故俗稱「汗斑」,為一種黴菌引起的感染疾病。病變多分布於軀幹與四肢的上部,為分散 性淡紅色斑或淡棕色斑塊,偶亦可出現融合狀態。表面有輕度皺紋及糠狀皮屑出現,黃種人亦可有脫色(變白)斑塊出現。由於其皮疹可以在皮膚上有紅、棕、白三 種顏色之轉變,所以稱為「變色糠疹」。
症狀:
汗斑是由一種體表正常就會存在的一種黴菌--皮屑牙苞菌(M. furfur)在高溫及潮濕環境下,在皮膚上繁殖所造成,發生在汗水混合著皮脂處,如脖子、肩膀、前胸、背部、腋下發生,偶爾會出現在臉部 (特別是小孩),汗斑通常不會癢,但會造成皮膚不同顏色「紅、棕、白色」的斑塊,輕輕刮病灶時會看見細細的脫屑。
治療:
一、外用藥的使用:臉部或小範圍的汗斑可使用醫師開立的藥膏,請每日在患部塗抹2次即可。
二、口服藥的使用:嚴重或廣泛感染的病患,醫師會給予口服抗黴菌藥物服用10至21 天,服藥期間請勿飲酒,肝功能不佳者不宜使用口服療法。
預後:
治療約兩星期後大多可得到治癒,某些變白的脫色斑色素恢復較慢,甚至需2個月才會完全恢復正常膚色。治癒後更應重視預防工作,以免再被感染而復發。
預防:
由於汗斑是由於感染皮屑芽胞菌所引起,因此常在夏天炎熱、容易出汗、出油的天氣再發作,注意以下的事情應可避免復發:
一、避免長時間過度的活動,以減少積汗。
二、保持工作場所室溫低於二十八度,並要通風。
三、運動後應即刻沖澡,攜帶乾淨的毛巾及衣物,流汗時儘快將汗擦乾,換上乾淨的衣服。
四、選擇質料柔軟吸汗(如棉質)的衣服。
五、家人有罹患汗斑時,衣物應分開清洗,以免互相傳染。
(彰濱秀傳醫院皮膚科醫師 聯合報) 進入炎夏天氣悶熱,近來皮膚科門診病患中,除香港腳外,汗斑病人也占相當比率,汗斑雖不具傳染力,但兩年內復發率偏高。依美國皮膚科期刊發表研究顯示,最高可達九成,且感染範圍會愈來愈大,所以,一旦感染,還是要盡快找皮膚科醫師治療。
造成汗斑的原因,是悶熱天氣流汗後不注意清潔,汗水長時間留在皮膚上,因此感染黴菌而出現棕色或白色小斑塊。這種黴菌就是所謂的「皮屑芽孢菌」,是一種類似 酵母菌的黴菌,一般正常人身上都有,但在夏天因為汗水和皮脂分泌旺盛,很容易大量增生,引起皮膚表面發炎反應及色素變化。
汗斑另一個正式名稱是變色糠疹(pityriasis versicolor),好發於胸、背、腋下等易出汗部位,發病初期出現淡紅色斑塊,且表皮輕微脫屑,之後轉為棕色或白色。如果皮膚斑點轉為白色,則因黴菌破壞黑色素,需花費數個月至半年才會恢復原本膚色。
汗斑治療可以依病灶嚴重程度,開立外用或口服抗黴菌藥物,療程約二至四周。另外,也可用市面上抗頭皮屑的洗髮精(含2%ketoconazole)直接塗抹身體。一周使用兩次,但要記得停留在身上約5至10分鐘再沖洗,也有預防汗斑復發的效果。
天氣炎熱,民眾戶外活動多,出門最好穿透氣、吸汗的棉質衣或吸濕排汗衣,也可多帶一件棉質衣服及毛巾,方便流汗後隨時更換及擦拭汗水。提醒民眾,盡量保持皮膚乾爽,可減少皮膚表面發炎反應及色素變化,以防汗斑報到。
人體兩個止汗穴
親愛的臉書家人: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對止手汗效果明顯。“合谷”意指大腸經氣血彙聚于此,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
現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達到使汗腺收縮的效果。操作時用一手的大拇指來用力按揉對側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
足三里:位於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足三里是一個
按揉足三裡對常年身體虛弱、汗出過多的患者更為適

惱人的夏天煩惱 汗斑
(2007年6月12日自由電子報)「汗斑」,台語俗稱「白癬」,正式的學名叫「變色糠疹」,是一種黴菌的感染,好發於潮濕、悶熱的夏季。運動量大、容易流汗的人特別容易長汗斑。患部的皮膚會呈現褐紅色斑塊,逐漸擴散,並伴隨癢感,尤其溫度升高時更為明顯。
若不予理會,斑塊可融合成大片面積,甚至佈滿全身,包括軀幹、四肢及臉部。消退後,會留下褐色或白色等色澤,造成外觀上的困擾。病患常常一開始並不在意,後來才因為美觀上的問題而就醫。
汗 斑是由「皮屑芽孢菌」(一種類似酵母菌的黴菌)所引起,這種菌其實在一般人身上都有,平時和我們彼此相安無事,但是在汗水和皮脂分泌旺盛的夏天,很容易造 成皮屑芽孢菌大量增生,引起皮膚的發炎反應及色素變化。經常運動、游泳、或在高溫場所工作的人,若未能在流汗後即時沐浴更衣,保持皮膚乾爽,很容易引起汗 斑反覆發作,令人不勝其擾。
汗斑的治療並不困難,皮膚科醫師通常會用抗黴菌的口服藥、外用洗劑或擦劑來治療汗斑。一般而言,效果都不錯,數 日內就可抑制病情擴散。不過被汗斑破壞過的皮膚,所造成的色素斑駁變化,則需要數個月的時間才能回復原本的皮膚色澤。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是,這段時間 內病患要學會不要再讓汗斑復發,不然治療流程又得重新再來一次。
汗斑的預防說穿了也很簡單,就是「不要流汗」!但這在台灣的夏天,對很多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比較實際一點的做法是「儘量保持皮膚乾爽」!衣服要選透氣吸汗性較佳的材質,多帶幾件衣服和毛巾去您的工作或運動場所,衣服濕了就馬上換,效果最好(回家才換來不及了)。
也許有人會說工作太忙,沒時間換,其實這只是藉口。我常跟病人說:有時間上廁所,就有時間換衣服。懶得花點時間把汗擦乾換衣服,結果多花一大堆時間跟錢來看病、擦藥,哪種方法比較划算呢?
另外有一種汗斑病人是「太愛乾淨」的女生,每天都要洗澡洗個3、4次,偏偏洗完身體又沒保持乾爽,反而讓黴菌有機可乘,那就失去為了讓身體健康而洗澡的意義了。
引發汗斑的皮屑芽孢菌,也會引起頭皮屑及脂漏性皮膚炎。所以也可以用市面上抗頭皮屑的洗髮精,三不五時洗一下澡(稀釋一下當沐浴乳用)。要記得停留在身上幾分鐘再沖掉,也有預防汗斑復發的效果。
一些糖尿病患、或長期服用抗生素、類固醇的病人,以及因職業,或因體質關係,而無法避免身體長期潮濕的病患,汗斑較易復發,也較難控制,有時還會造成黴菌性毛囊炎,此時可考慮定期投予口服藥物的方式治療。
常常有病患問醫師「汗斑會不會斷根」?其實我們可以逆向思考一下:很多病人自己會發現,到了冬天汗斑常常不藥而癒。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在冬天,老天爺會幫您吹24小時的免費冷氣。身體乾燥出不了汗,黴菌缺乏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就很難在皮膚上繁殖。
我常向病人開玩笑說,汗斑不會斷根,最主要是病人住錯了地方,找一個「四季如冬」的地方住,汗斑就會斷根。既然決定要住在「四季如夏」的台灣,我們又沒辦法 改變天氣,只有改變自己的飲食作息及保養觀念,儘量少吃容易發汗的食物(熱咖啡、濃茶、酒、辣椒 …),想辦法讓您的皮膚隨時保持冬天時清爽的感覺,汗斑就不會再來煩你。
[參考來源]
http://www.tmch.org.tw/VS/skin/skin06-1.html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un/12/today-life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