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雇人員乃萬事的起頭。好比河流的源頭,如果你把它污染了,就會一步步地污染到下游的每一件事。」這是美國「西南航空」創辦人Herb Kelleher對於選才的妙喻。組織的績效是「人」的貢獻,在經濟環境嚴峻的挑戰下,組織裡人人都必須是精兵,招募選才更成了不能容許出錯的任務!
你是人才還是人力
有個律師朋友在學校裡兼課,他常會找一些學生來工讀,或者是在接到某些公部門的研究案時,便會找一些研究助理幫忙。
有幾個年輕助理,跟著他兩、三 年,我們也就認識了。
其中有個叫做阿雅的女孩,我頭 一次見到她,她捧著好多檔案匣,像表演特技似的,從樓梯上下來。
滿臉都是笑容,嘴又甜,律師朋友對我說:「阿雅人很乖的。」
我一直以為他對阿雅很滿意,也以為阿雅畢業後會留在事務所,沒想到,有一天竟在電腦展覽場的叫賣攤位上,看見了吆喝著:
「最後機會,割喉價!不買你會後悔!」的阿雅。
「什麼時候離開事務所的?」我在擁擠的人潮中,扯著嗓子問阿雅。
她的眼圈忽然有些紅:「離開三 個月了。老師說我不是幹這一行的,我只好走了……」
我聽了覺得心酸,也不知道怎麼 安慰她,扯開嗓門問:「妳在這裡還好嗎?」
「反正就是工作嘛。沒差!」她努力的笑著,給自己打氣。人才是自已設定
過了一段時間,我遇見律師朋友,他身邊的助理變少了,也沒有那種像阿雅一樣笑臉迎人的類型。
「縮編啦?」我笑著問:「都看 不見甜美的笑臉了。」
朋友微笑的說:「阿雅啊,我讓 她離開了。她不適合做這個工作。」
「是嗎?我倒覺得她挺賣力的。」
「賣力有什麼用?我需要的是人才,不是人力。」
我有點震撼~關於人才與人力,確實是我以前沒想過的問題,我一直以為只要夠投入,就能把事情做好,卻忽略了專業性與準確性,是人才最重要的。
如果方法不對,就只是白費力氣,如果不能讓自己更專業,就無法成為人才,只能淪為人力。
人力隨處可得,人才卻需要發現,需要培養。
「你可以培養她,讓她變成人才啊。」我還在掙扎。
朋友疲倦的看了我一眼:「有些 人已經設定了自己是人才,有些人無所謂,要怎麼培養啊?他自己都無所謂了。」
我忽然想到阿雅在賣場說的那句話:「反正就是工作嘛。沒差!」
台灣店長UNIQLO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如何養成人才?
在你的想像中,一個統管200名員工的主管,應該具備怎麼樣的資歷和條件?
在鴻海,這樣的位階多半具備20年以上的經驗;在友達,200名員工以上的處室主管,平均年齡上看40歲。但是,在日本第一大、全球第四大服飾製造零售業者UNIQLO裡,這個數字是28歲。
他們,是UNIQLO的店長。28歲也許年輕,但是每一位店長都擁有貨真價值的能力。
店長就是經營者、UNIQLO的靈魂
以UNIQLO在台灣的第一家店:統一阪急店為例,一家擁有200名員工、月營收破億元新台幣的店面,儼然已經達到、甚至超過許多中小企業的規模。而UNIQLO的店長,雖然沒有企業經營者的頭銜,每天從開店到打烊所做的每一件事,卻都是經營者該做的事。
UNIQLO 社長柳井正曾說:「店長是UNIQLO的靈魂。」因為店舖不賺錢,UNIQLO便難以生存;不透過店舖反映市場變化,UNIQLO便難 以掌握顧客需求。因此,柳井正給予店長完全的店面主導權,讓店長自行決定進貨種類、進貨數量、商品陳列、動線設計、促銷活動和服務方式;連人才錄用、員工 培育,也都由店長一手包辦。
「簡單來說,這就是你的店,你必須把它當做自己的企業來經營,」台灣UNIQLO執行長(CEO)高坂武史說,UNIQLO不會把店長視為聽命行事的上班族,一家店的成敗,都與店長有關。而高坂武史自己,也是從店長做起,一路踏進總部、走向大中華區,坐上現在的位置。
在 UNIQLO,店長是升遷的基本門票。不管你志在行銷、研發或設計,學會傾聽顧客聲音、處理顧客需求,熟悉從進貨到收銀的店面銷售流程,是柳井正 對每個員工的基本要求。先成為一個好的店員,再變成一位稱職的店長,是每一位UNIQLO員工的必經歷程。當不上店長的人,沒有其他可能。
新手主管,就管百名員工、千坪店面
今 年27歲的高筱嵐,是台灣UNIQLO首批(7名)台籍店長之一。一年半前,她通過柳井正的面試,自2000人中脫穎而出,成為 UNIQLO的店長代行(儲備店長),以成為店長為目標,開始日日夜夜的賣場訓練。但是,這份工作的辛苦與挑戰卻遠超乎她的想像,也超乎一個新手的能力範 圍。
「進 公司兩個半月,我們就要面試200名新進員工。第三個月,這200個人就突然變成我們的部屬,我們必須一邊學習賣場知識、一邊負責員工的教育訓 練和工作表現。」結束在UNIQLO第一年的受訓與實習後,高筱嵐被任命為站前店店長,「現在,170名員工和一個4層樓高、600坪的店面,都是我一個 人的責任。」
只是,在這7名台灣店長中,曾有兩年工作經驗的高筱嵐,還稱不上是最極端的例子。
今年將滿26歲的明曜旗艦店店長陳俞瑛,在加入UNIQLO前,是個毫無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如今,他和另一名店長渡部卓也一起掌管1100坪的明曜旗艦店,員工人數超過300人,年薪120萬台幣起跳。
用不可能的目標,將能力推向極限
在一年半內,陳俞瑛和高筱嵐為什麼可以從社會新鮮人、服飾業新手,蛻變成千坪店面、百名員工的店長?到底,她們在UNIQLO看到什麼、學了什麼、接受怎麼樣的訓練?
「不斷給你不可能的目標,要你去做你辦不到的事情,」高筱嵐說,和他同齡的同學即使當上主管,帶的也不過是三、四個部屬;但是,她第一次當主管,面對的就是200人的陣仗,光是要記得每個人的名字和長相,就花上她一個月的時間。
歷經賣場的修練、嚴苛的店長資格考試,高筱嵐從店長代行變成店長代理,再成為一夫當關的店長。每一次的任務,在被交付的當下,對她來說都是艱難的考驗。「但是,這也象徵公司對我們完全信任。如果公司敢讓放手讓我去做,就代表他們覺得我做得到,那我也就沒有辦不到的道理。」
UNIQLO的店長養成學,也許可以用「強迫長大」和「揠苗助長」來形容,但是就如同〈UNIQLO店長十誡〉的最後一條所說:「店長要有謙卑的心,對自己抱以期望,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成為適任的第一人選。」
不試著把自己推向極限的人,就不會有更多可能。而柳井正對UNIQLO店長的期待,從來就不僅止於店長的本分,而是不管在哪個職位都能做好、做成的決心、能力與韌性。
速度快、結果導向,才是有效率
「在預期的時間內,達成預期的目標,」是卞志祥對效率的定義,因為「效率」雖然和「速度」有關,但更要與「目標」高度連結。他舉例,為了向客戶提案,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5件事,即使最後只花了兩星期,卻沒有贏下案子,這就不叫「效率」,因為「效率必須是結果導向的。」
這個道理是在國小月考時體悟出來的。當連續三次從頭開始寫、但考卷都寫不完後,卞志祥不得不構思新的得分技巧。他認為,有效率的應試,是在有限的時間內, 得到最高的分數。於是他改變答題順序,從考卷最後的應用題或申論題寫起,最後再寫選擇題。因為前者占分大、猜不得;但後者的答案往往就在題目中,萬一時間 不夠,也能猜。
考不好的震撼教育,讓卞志祥明白,提高效率的關鍵,就是排定輕重緩急。因此,每月月初、每周日晚上,他都會花一、兩個小時思考本月及本周的「重要事項」;每天早上開始工作前,也會留10分鐘思考當天工作重點。
卞志祥認為,判斷輕重緩急的原則,就是分辨「重要的事」與「緊急的事」,因為效率的最大殺手,就是為了處理「緊急的事」,而忽略「重要的事」;因為「重要的事」不做,「緊急的事」就會一直回來打斷你的工作,把每周、每月的效率拖慢!
原則1: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在對的位置放對的人;
原則2:第一線同仁能做的事,主管就不做。
比如說,新官上任的主管,對於某個沒犯大錯、但也算不上優秀的員工,是該留任、還是調動?多數人都會安慰自己,「觀察一下好了」。結果,三、五個月、甚至一年就過去了。
卞志祥認為,人放錯位置,比不放人的影響還大,因為這個人事錯誤會造成很多緊急事件,逼使主管必須花很多時間去修補,連帶拖垮個人及組織效率。
至於原則2,則是在面對容易打斷工作的突發狀況(例如,客戶臨時提出需求變更)時,先分析問題原因,找出團隊中最適合處理的同仁,交給他負責,而非在第一時間就親自打電話向客戶說明。
許多有強烈「主管意識」的經理人,會希望「決定要經過我」「我要給點意見」。但卞志祥認為,這其實是花費雙重人力處理同一件事,反而會使自己成為決策的瓶頸,對團隊效率造成很大的耗損。
我的效率工具
2.iPhone錄音功能:有靈感、但不方便動筆時,可以把想法錄下來,有空時再放出來聽。通常10則錄音中,只有3則會需要重聽,因為說話就是整理思緒的過程。說完後,你會立刻明白哪些想法不可行、哪些則尚有發展空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