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624原建1000705新增)每個人都有一些優點~~  試著去欣賞它.....世界會變得很美好~ 不是嗎
每個人都有一些缺點~~~  試著去改變它.....世界會變得很美好~~ 那可不逃避它~~~   這個世界還是不會因你而改變的 ~

很有意義..我把它送給大家.....與你們分享! 

我看後有所驚醒,因我也忘記箇中道理了。

請照主旨之順序讀 : 

1.誤會; 2.釘子;3.且慢下手;4.寬大

1. 誤會 :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後生育, 

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隻狗, 

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牠照顧孩子。 

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 

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開一看,到處是血, 

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 

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 

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後,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 

於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 

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隻狼,口裡還咬著狗的肉; 

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註:誤會的事,是人往往在不瞭解、  ;無理智、 無耐心、缺少思考、 

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為衝動的情況之下所發生。 

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 

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對無知的動物小狗發生誤會, 

尚且會有如此可怕嚴重的後果,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則其後果更是難以想像。 

2. 釘子 :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 

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 

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 

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 

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覆成從前。 

你生氣的時候說 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 

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 

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註: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 法釋懷的堅持? 而造成永遠的傷害。 

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 

相信你(妳)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

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3. 且慢下手

大多數的同仁都很興奮,因為單位裡調來一位新主管,

據說是個能人,專門被派來 整頓業務;

可是日一天天過去,新主管卻毫無作為,每天彬彬有禮進辦公室, 

便躲在裡面難得出門,那些本來緊張得要死的壞份子,現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那裡是個能人嘛!根本是個老 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個月過去,就在真正努力為新主管感到失望時, 

新主管卻發威了--壞份子一律開革,能人則獲得晉昇。 

下手之快,斷事之準,與四月表現保守的他,簡直像是全然換個人。 

年終聚餐時,新主管在酒過三巡之後致詞: 

「相信大家對我新到任期間的表現,和後來的大刀闊斧,一定感到不解, 

 現在聽我說個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買了棟帶著大院的房子, 

 他一搬進去,就將那院子全面整頓,雜草樹一律清除,改種自己新買的花卉, 

 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訪,進門大吃一驚的問:『那最名貴的牡丹哪裡去了?』 

 我這位朋友才發現,他竟然把牡丹當草給剷了。 


後來他又買了一棟房子,雖然院子更是雜亂,他卻是按兵不動, 


果然冬天以為是雜樹的植物,春天裡開了繁花; 

春天以為是野草的,夏 天裡成了錦蔟;半年都沒有動靜的小樹,秋天居然紅了葉。 

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認清哪些是 無 用的植物,

而大力剷除,並使所有珍貴的草木得以保存。」


說到這兒,主管舉起杯來: 

「讓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為如果這辦公室是個花園,你們就都是其間的珍木, 

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開花結果,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啊!」

4. 寬大 : 

這是一個甫自越戰歸來的士兵的故事。  

他從舊金山打電話給他的父母,告訴他們:

「爸媽,我回來了,可是我有個不情之請。 我想帶一個朋友同我一起回家。」

「當然好啊!」他們回答「我們會很高興見到的。」

不過兒子又繼續说了下去:

「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訴你們,他在越戰裡受了重傷, 

少了一條胳臂和一隻腳,他現在走投無路,我想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兒子,我很遺憾,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幫他找個安身之處。」 

父親又接著說:「兒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 

像他這樣殘障的人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 

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不能就讓他這樣破壞了。 

我建議你先回家然後忘了他,他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就在此時兒子卻掛上了電話,他的父母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幾天後,這對父母接到了來自舊金山警局的電話, 

告訴他們親愛的兒子已經墜樓身亡了。警方相信這只是單純的自殺案件。 

於是他們傷心欲絕地飛往舊金山,並在警方帶領之下辨認兒子的遺體。 

那的確是他們的兒子沒錯,但驚訝的是兒子居然,只有一條胳臂和一條腿。

 

故事中的父母就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

要去喜愛面貌姣好或談吐風趣的人很容易, 

但是要喜歡那些造成我們不便和不快的人卻太難了。 

我們總是寧願和那些不如我們健康,美麗或聰明的人保持距離。 

然而有些人卻不會對我們如此殘酷。 

他們會無怨無悔地愛我們,不論我們多麼糟總是願意接納我們。 

今晚在你入睡之前,請試著去接納他人, 

不論他們是怎麼樣的人;請用心去瞭解那些不同於我們的人。 

每個人的心裡都藏著一種神奇的東西稱為「友情」, 

你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發生何時發生,但你卻知道它總會帶給我們特殊的禮物。 

朋友就像是稀奇的寶物。他們帶來歡笑,激勵我們成功。 

他們傾聽我們內心的話,與我們分享每一句讚美。 

他們的心房永遠為我們而敞開。現在就告訴你的朋友你有多在乎他們。

試想:朋友,您一路看下來之後;一定有很深的感觸吧。 

那麼,在對別人有所決定與判斷之前,首先,請想想這是否是一個「誤會」, 

然後,請考慮您是否一定要釘下這個「釘子」, 

如果可以的話,請「且慢下手」。 

因為,當您對別人「 寬大」之時,即是對您自己寬大。

凡事往好處想

今天聽到中廣的廣播,來賓正在分享最近與孩子互動的遊戲…
「凡事往好處想」的遊戲…

媽媽問孩子:「今天上學發現,口袋裡的十元不見了,請往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不見的不是一百元…」
父親回答:「撿到的人一定很高興…」
 
媽媽問孩子:「今天上學後開始下起大雨,請往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舅舅家住的近,可以幫我送傘…」
 
媽媽問孩子:「 很用功的準備段考後,成績非常的不理想,請往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不是聯考…」
 
一邊聽著廣播一邊覺得這個遊戲很有趣,凡事往好處想,整個心情就變的不一樣了,
 
還記得有個故事,一個女孩遺失了一支心愛的手錶,一直悶悶不樂,茶不思、飯不想,甚至因此而生病了。

神父來探病時問她:「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掉了十萬塊錢,你會不會再大意遺失另外二十萬呢!」

女孩回答:「當然不會。」

神父又說:「那你為何要讓自己在掉了一支手錶之後,又丟掉了兩個禮拜的快樂!甚至還賠上了兩個禮? 籅滌楛d呢!」

女孩如大夢初醒般地跳下床來。
說:「對!我拒絕繼續損失下去,從現在開始我要想辦法,再賺回一支手錶。」
 
人生嘛! 本來就是有輸有贏,更是有挑戰性的,輸了又何妨。只要真真切切地為自己而活,這才叫做真正的《生命》。
 
有些人就是因為不肯接受事實重新開始以致越輸越多,終至不可收拾
如果已輸了,請記得我們打麻將輸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少輸為贏」。為自己訂製一個停損點吧!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怨天尤人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心情鬱悶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一厥不振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苦無出路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離樂得苦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一個停損點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樂觀、開朗的性格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慈悲的胸懷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無限的希望


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觀念,這個遊戲或許大家真可以用在生活中,道理不在懂不懂只在做不做改變就從現在開始!!!





4步驟自我改造,讓自信成為一種習慣

你的同事台風穩健又自在,在講台上發表精采的演說;他做事又快又好,獲得上司的信任和喜愛,還時常被賦予重任;他每天都容光煥發,好像一直有好事情發生在他身上。

對照自己目前的狀況:害怕上台、事情老是做不完、看起來好像睡不飽⋯⋯種種跡象都顯示,該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美國資深心理治療師巴登‧葛史密斯(Barton Goldsmith)在他的著作《自信,沒人能給,更別自己摧毀》中提到,經常生活在疑慮、不安或相互比較的環境下,會打擊一個人的自信心。長期缺乏自信,會讓我們喪失挑戰的勇氣、剝奪自己尋求突破的力量。低落的情緒更會進一步侵害生活與工作各層面,貶低個人價值,甚至扼殺生存的意志。

因此,不妨從個人出發重建自信,積極培養作者提及的4個習慣,徹底改造自我。

1.從「打理門面」開始:

一直以來,「衣著」都是影響他人觀感的方式,例如企業主管時常穿著深色西裝和領帶,以求顯露出專業實力;當我們看到白袍,就會直覺地聯想到醫院、感受到傳遞出的權威。

因此,葛史密斯表示,選擇一個你喜歡且適合的形象,從髮型、配件到言行舉止都仔細修飾,讓外在的行為逐漸影響內在的自我評價,慢慢就能從全新的形象中打造自信。

2.做好事,幫助別人:

貢獻自己的所學所長,為周遭及世界付出。無論投身於救災志工活動,或只是寫張卡片衷心地告知對方你很感激他的幫忙,都可以讓他人過得更好。這樣的作為,或許無法讓你賺到實質的報酬,卻可以帶來更健康的心理狀態及更美好的人際關係,提升心靈滿足。葛史密斯強調,透過實際行動,讓對方了解你的心意,最後將會得到他人的正向回饋,進而獲取信心。

3.學會表達和控制情緒:

害怕、焦慮、憤怒、痛苦、失望等,都是造成自信低落的情緒元兇。然而,這並不意謂著你必須「排除」這樣的情緒,而是要學會「表達」和「控制」。

葛史密斯認為,唯有真誠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才能真正地面對問題,並將這樣的情緒轉換成「想改變現況」「想讓某件事情發生」的熱情與衝勁。

4.時時稱讚自己的優點:

人們時常習慣記住自己所做的蠢事,但忘了自己也曾運用聰明才智化險為夷;過分關注自己的缺點和弱勢,卻忽略自己與眾不同的才能與優點。

葛史密斯建議,把「自我稱讚」結合至每天的思考與行為,你將會愈來愈能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參考來源]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55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魚不是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