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208原建 1030905新增)孫立人將軍與女青年大隊
38 年初,陸軍訓練司令部於是便在大陸各大城市招考知識青年來台從軍,原本招收高中以上女性未婚知識青年四百名,但在放榜前因故減招,僅招收一百名,一個月後 又恢復為招收四百名個名額。但此時時局更為緊急,於是在撤退途中,分別在南京 蕪湖 萍鄉 長沙 漢口及廣州等地區沿途招考,總計招收三百多位愛國知識女 青年,並分批送到台灣屏東阿猴寮營區受訓。國後備憲兵,MP,憲兵,機車連,鐵衛隊,忠貞連,憲兵特勤隊% J+ [6 }, q, U8 _1 Q
| 後備憲兵 | MP | 憲兵 | 和平 勇敢 廉潔 慧敏 |& e3 K } n r/ a
38年3月3日首批由上海錄取來台的女青年108人進入屏東阿猴寮營區,3月8日舉行開訓典禮,正式成立--女青年大隊。中華民國後備憲兵,MP,憲兵,機車連,鐵衛隊,忠貞連,憲兵特勤隊2 F# v$ |% S* k3 v8 N. b
所以說,稱孫立人將軍為我們女青年大隊之父,並不為過。
國軍婦女輔助隊
孫立人將軍鑑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婦女輔助隊(簡稱WAAC),在前線救護傷 患,在後方擔負軍隊的後勤業務,成效顯著,舉世讚譽。當三十七、八年間,大陸局勢危急,青年學生流亡失所,無處投奔。他乃決定派員分赴北平、天津、上海、 蕪湖、漢口、長沙、廣州各地,招收年齡在十五歲到二十五歲的女性知識青年,共約三百二十人,集中到屏東阿猴寮營房,依照軍中編制,成立女青年訓練大隊,隸 屬於陸軍訓練司令部第四軍官訓練班。編為一個大隊,三個中隊,每個中隊下轄三個區隊,施以嚴格的軍事管理與訓練,期能為新軍培養女性幹部人才。
孫將軍特別就軍中挑選一批優秀男女軍官,擔任女青年大隊的隊職官及教官。大隊長史麟生上校,是北平女高校長,副大隊長周明 道,是東北清華中學教務長,第一中隊長楊映雪、第二中隊長郭文萃,第三中隊長馬雲霞,她們都是戰幹團出身,曾在軍中服務多年。輔導員賀雲鸞、黃鈺,政治教 官方哲然、常紹武、胡定國,國文馮百年,演劇王生善、馬澤南,舞蹈李天民,體育張艾媛、劉石猴,音樂白銀、趙子凝,軍醫幸志中,電化張必魯等人,都學有專 長。他們教導有方,使這批女青年學習的興趣大增,營房裡充滿了溫馨與學院的氣息。
女 青年大隊部設在屏東阿猴寮,原係日據時期日本騎兵大隊的營房,後經戰亂,至國軍接管時,已經破陋荒蕪,蔓草叢生。營區有三排六棟房子,分隔成宿舍及教室。 第一中隊和第三中隊住靠裡面的兩棟,第二中隊住靠近大門的一棟。每一棟房一進門的房間是隊長的宿舍,再進去才是隊員住的房間,每間住八個人,大家睡地板, 舖地毯,掛蚊帳。其餘三棟作為辦公及教室,整個營區外圍有圍牆,空地成操場,也有升旗台。
女青年大隊於三十八年三月八日婦女節這一天正式成立,舉行開學典禮,由孫司令官主持,他勉勵這批女青年們要效法聖女貞德,在國家危亡時,奮起救國。
女青年大隊是臨時設立的,國防部並未給 予編制名額,因此根本沒有經費。女青年大隊所需的經費,都得靠孫司令官及陸軍訓練司令部節餘經費中挪用過來的。至於女兵服裝的經費,孫司令官要經理處去想 辦法。經理處想出來的一個辦法是:當時每一批裝運官兵軍服的布袋子,都是從做軍服剩下來的零碎布頭布尾縫接而成。經理處將這些布袋子拆下來,洗乾淨,縫製 成短裙,成為女青年的制服,每位學員發兩套,可以換洗,這樣製成的制服是相當粗糙的,穿起來當然不好看。
三十八年底,孫立人夫婦陪同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到屏東探視女青年大隊。蔣夫人對這一群女兵很關心,看到她們都穿著寬鬆的男軍服,大膠鞋,很不雅觀,決定送每人一雙高跟女皮鞋,兩套軍服,一套是冬天呢軍常服,一套夏季軍常服,大家穿起來挺神氣的,很有美軍女兵的風釆。
女青年大隊訓練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生活教育,時間三個月,第二階段是養成教育間六個月,第三階段是分科教育,時間九個月,訓練時間一共是一年半。第一 二階段是不分科受訓,學科按程度分高、中、初三級。高級是大學及高中二三年級,中級是高一及初三,初級是初中一二年級。開始三個月是生活教育,學科有政治 常識,國父遺教、總裁言行及國際現勢等,另外加授國文、英文、史地等普通學科。軍事課目有基本教練、軍事常識、陸軍禮節、內務規則、夜間教育等。
女兵們的生活,每天五時起床,舉行早會及早操,早餐後有四節課,直到午餐,下午二時後也有四節課及課外活動。課外活動分體育、游泳、文藝、書畫、平劇、話劇、通訊、舞蹈等,各就性之所好,自由參加,充分發揮正當娛樂,使她們生活在嚴肅與活潑的學習環境中。
女青年大隊入伍訓練,都是由軍訓班示範隊選派來的軍事教官。他們要求嚴格,除正常步兵基本操練外,還有打靶、三角瞄準、手槍射擊、步槍射擊等課目。屏東天氣酷熱,每天操練下來,人人汗流浹背。經過五週入伍訓練,這批嬌嫩的女娃,都晒成了黑妞,也鍛鍊成為堅強的戰士。
當時孫司令官及夫人住家在屏東,對這些遠離父母的女兵,愛護備至,常到營區去探望她們,並在官邸以自助餐召宴她們,噓寒問 暖,親同家長。這時孫將軍夫婦膝下猶虛,把女兵們視同自己子女一般看待,這些女兵們有何私人疑難,也會向他們夫婦傾訴,親密如同一家人。三十八年除夕,孫 司令官夫婦邀請女青年大隊全體同學三百多人,到屏東孫公館吃年夜飯,大家圍坐在綠草成茵的庭院裡,以野餐方式團拜過新年,無拘無束的,盡情的歡樂。孫司令 官夫婦還發給她們每人一個紅包,作為壓歲錢,以解女兵們想家思親的鄉愁。每個女兵都享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及親長的撫慰,內心深受感動。自從那日起,大家都 以「乾爹」、「乾媽」,稱呼孫司令官夫婦。孫司令官也當眾交待官邸姚學智副官及警衛:「我的家就是他們的家,以後女青年隊員來訪,你們無須通報,就讓她們 進來。」這一句話更溫暖了每個女青年的心,也幫助了她們以後克服思親及想家的情緒。
這批女青年初入營時,都是上等兵待遇,每月發餉老台幣十元,只夠逛一趟街使用,看一場電影,再吃一碗紅豆冰,就用光了。大 家根本不知軍階如何區分,後來第二中隊來一位王珂,她曾當過兵,對軍中階級很清楚,她認為大家都是知識青年,怎麼只當上等兵呢?就開始爭吵,還鬧到司令官 面前,最後陸軍訓練司令部公文下來,全部改為「下士」階級。
女青年大隊受 完六個月軍事養成教育之後,需接受專業訓練,以便擔任軍中的服務工作。於是這三百多個女兵,按照各人的興趣,分為軍事服務、社會服務、兒童福利及衛生護理 四組,分班上課,並重新編成三個中隊。第一中隊是軍事服務組,組長常紹武,曾任新一軍政工隊長。第二中隊是社會服務組和兒童福利組,組長黃珏,曾任金陵女 大社會學系專攻兒童福利,第三中隊是衛生護理組,組長幸志中,當過軍醫院院長。各組需要講授的課程,都是經由大隊長史麟生、副大隊長周明道及生活輔導處主 任賀雲鸞共策劃決定的。女兵們在課堂裡,可以接受新的教育,新的技能,滿足了她們的求知慾,大家都認真的地學習,尤其喜歡實習。每個人的身體學識都有顯著 的進步,不似當初離家時那樣子的嬌弱。舉手敬禮的姿勢,中規中矩,步伐整齊劃一,個個成為新軍中的「花木蘭」。這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女青年,經過嚴格的軍 事訓練後,竟能脫胎換骨了。不但人人精神抖擻,就是舉手投足間,也都表現出新時代女兵的健美。
在專科教育期間,她們常到民間及軍中去實習。軍事服務組曾在屏東高雄舉辦音樂舞蹈演奏會,在教育民眾及組訓民眾方面收到很大的效果。她們又輪流到新軍各個 部隊去表演,使官兵在精神上得到溫暖。軍事衛生組的女兵,都到軍醫院實習,她們的服務熱忱和周到,使病患感到歡欣。社會教育組配合屏東市政府的社教工作, 她們在屏東每個鄉村,創辦流動識字班,教育文盲。兒童福利組都在屏東幼稚園、托兒所及鳳山誠正小學中實習。這批新軍中的女戰士,她們在軍中所表現的成績, 絕不亞於美國陸軍婦女輔助隊,為中國婦女參加軍旅開創一個典範。
周明道說:孫將軍對她們有求必應
曾 任女青年大隊副大隊長周明道說:孫將軍對女青年大隊隊員比較溫和,可以從一件事來看,那次女青年大隊畢業晉見蔣夫人後,孫將軍請她們圦司令部一起吃午餐, 飯後問她們有什麼要求,其中有位學員舉手問司令官,可否讓她們去日月潭玩一趟?司令官即刻就回答說:「可以,可以,你們不到日月潭就等於沒到過台灣一 樣」,當場下令運輸處派車送大家到日月潭。至於孫將軍和夫人請女學員去公館吃自助餐,對男學員從未有過,和女孩子們沒有任何隔閡,孫夫人也把她們當作女兒 一樣看待。
郭文萃說:將軍重視安全
郭文萃隊長說:孫將軍開始籌畫找人訓練女青年大隊時,希望隊職官及工友通通是女的,這樣可以保持女學員的安全。當時除了廚房用了八個台灣年輕女孩外,其餘有十二個雜兵在幫忙做重活,儘量不讓男兵接近隊員們。
當年的女年隊,因為沒有正式編制,聽說司令官十分困難維持三百多人的開銷,最後甚至連他的特支費都貼出來給她們。什麼鍋、碗、瓢、盆、米糧、衣服、被都分批 送來,聯勤被服廠未給這批女生作制服,後來訓練司令部的布料米袋也被用來給他們做衣服,孫將軍苦撐一年半以後,直等到蔣夫人來視察,才在她們結業後,正式 編入國防部女青年大隊。
第一隊學員余國芳說:孫將軍是最令她懷念的人,「他很親切,經常和我 們話家常,從不談教條式的大道理。我記得在後期教育以後,有一次他請大家吃飯,飯後大家圍著他聊天,他不斷的勉勵大家要好好做人,保持女孩家應有的風範, 他會永遠作為我們的精神支援,還要大家常常寫信,互相互勉,說到最後,他還掉下眼淚,當時我們都十分感動,每個人的眼眶也都水汪汪地,因為那是我們畢業的 前夕,他像老爸爸在叮嚀即將遠行的女兒一樣親切。」4 _; q0 t2 ~1 o8 w+ y9 n# T j! d
糜輝明說:將軍伉儷噓寒問暖
住在加州聖荷西的糜輝明同學說:「我清楚地記得,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孫將軍和夫人忽然蒞臨營房,要隊值官陪同,看看大家的被子夠不夠暖,每個人都蓋好了嗎?已經沉睡的同學,在第二天早上聽到隊長說,將軍伉儷深夜來視察宿舍,都十分感動。」
糜輝明還記得一件難忘的事,那就是她的一位要好同學趙和琴,生了開放性的肺病住在台南五十三醫院,她當時正在陪伴這位趙同學。孫司令官得到報告說,女青年大 隊有位同學住院,此時他在台南視察部隊,他告訴參謀說,他要去醫院看看這位同學。醫官們報告司令官說她生的是開放性肺病,可能會傳染,司令官最好不要進去 病房,以免傳染,可是孫將軍還是不顧一切,親到病房對趙和琴殷殷垂問,並要侍從送錢去買補品給她,在場親眼看到將軍的溫馨畫面,激動地連話都說不出來。
潘啓秀說:國慶閱兵喜見老長官
邱淑媛說:孫將軍關愛無微不至 潘啓秀記得,有年國慶雙十閱兵大典,女青年大隊部分同學被選在閱兵台,為外僑及貴賓服務。散會後,在總統府的後門口,剛好碰到了當時任參軍長的孫立人將軍, 她們十幾個人好像見到親人似的,齊聲大叫,一擁而上,孫將軍笑容滿面,跟她們連連擺手,要她們不要呼聲太高,趕快回到務崗位上去。當時的一刹那,她們雖然 和將軍擦身而過,但感覺上如同見到自己的父兄一般,大家興奮了好半天。潘啓秀又強調說:「也許孫將軍和我們十家建立的深厚感情,讓每個人從心底起了共鳴。」
另有一件讓邱淑媛不能忘記,而印象最深明,以其浩然之氣用事,不在乎名位,將軍帶的軍隊很多,但對女青年大隊特別好,好得令人感動。 前任女青年大隊同學會長邱淑媛說:「我在東部服務時,台東、恆春海邊,海水與海風容易傷害眼睛,總司令來視察時,特別注視大家的健康,要伙夫多買些芹菜給大家吃,諸如此類小事,他都細心的無微不至。」9 e& _3 t! _: B6 ^ I
曾經在花木蘭戰鬥晚會中扮演花木蘭的郭劍英對孫將軍在二次大戰時,戰 功彪勳,是國際名將,文武兼備,尤其女青年大隊是這些少女心目中最崇拜的英雄。她認為孫將軍能打破舊的傳統,創辦女青年大隊,十分令人敬佩,在她們那些十 幾歲的年齡,正是需要家庭父母愛的心靈下,孫將軍對她們遠離家鄉的遊子,與他信佛的夫人張晶英女士,像兩位家長似地照顧大家,如今想起,怎不叫人心存感 激。孫將軍以溫情灌輸大家戰鬥意志,培養愛國情操,她認為這是女青年大隊最成功的地方。
孫 將軍的豐功偉業,他生命的光輝與彩霞,世人盡知,他是勇士也是仁者,一群女青年大隊的女孩因仰慕而追隨他。在阿猴寮的女兵營中,有人累倒了他就扶起,有人 沒錢治病他就解囊,有人無端被捕,他就保他們出獄。他對這批拋家別親的女青年們的愛護,超越血緣,超越階級,超越時空,噓寒問暖親如父兄,諄諄善誘如春風 化雨,種種恩情,秋風黃葉,將軍典範,發乎至情,受景仰,受擁戴,怎不令她們心存感激。五十年過去了,當年活潑年輕的隊員們,如今已青絲如麻了,孫將軍也 走完他輝煌和坷的一生,舉國上下對他十分痛惜,秋風黃葉,舊友相聚談及往事時,女青年大隊的同學們,對這位一生愛國家的老長官,有著無盡的哀思與永恆的懷念。
p k" n3 w% v% o4 ^( w* \
資料來源--木蘭風雲五十年 圖片資訊來源:孫立人將軍側記
這次移交並沒有事先公佈,而是當場宣佈,移交當天早上升旗時,史大隊長宣佈:「今天上午,孫司令官和蔣主任要來主持一個儀式,孫司令官要把大家移交給國防部總政治部。」大家一聽就開始叫喊反對。
沒多久,大家一看孫司令官進來,都蜂擁而上,把他包圍住,妳一言,我一語,有人叫乾爸爸,有人問他為何要把我們移交給總政治部,當年你不是承諾要把我們帶回大陸嗎?大家都發瘋了!蔣主任到了以後,站在一旁,沒人理會,他鐵青著臉孔,一語不發。
典禮開始,孫司令官首先上台講話,他說:「今天環顧國家需要,妳們結業後,服務的範圍不應僅限於陸軍,應該服務陸海空三軍,所以交由總政治部統一分配大家 的工作,這是很合理的事。我縱使不願意妳們離開,也要為妳們前途著想。我把妳們帶到台灣,卻未能親自把妳們送回去,交給妳們的父母,並不是我推缷責任,不 要妳們,而是情勢使然。今後蔣主任一定會照顧妳們,所以妳們對蔣主任一定要如對待我一樣,不要有所分分。」當他講完話時,台下是一片哭泣聲。
蔣 主任上台講話,開口就罵人:「我們現在是在軍中,一切要有軍紀法令,沒甚麼乾爸爸,乾女兒的!這是官僚,要革除,今後不得再有!」蔣主任罵得很大聲,沒想 到台下哭泣聲沒了,卻換來滿堂「開汽水」聲。女兵們這一舉動,使得孫司令官愣住了,蔣主任氣得差點當場走掉。可是他停了一下,沒有走,而且還繼續講下去。 他說:「孫司令官講得很正確,國軍中有女兵,可說是中國歷史的創舉,尤其是今天在台灣能夠集合訓練各省女知識青年是非常難得的事,所以要總政治部統一任命,統一分發,才公平合理,不然空軍海軍也向總政治部要人,我們沒人就很難處理。這也是總統交待的。」蔣主任講過話後,大家認為他講得也有道理,心情平和很多,會後,大家再沒有激烈反應了。
女青年大隊移交後,國防部總政治部決定,在分發工作之前,須調她們至北投政工幹校接受兩個月政工訓練。因為當時政工幹校尚未籌備就緒,過渡期間,陸軍總部 政治部蔣堅忍主任派副主任方哲然去主持後期訓練。他從政工隊挑選了五個學員,他們是胡定國、蘇雲泉、楊寶田、陳雲青和沈宗英,組成一個訓練組,去為她們上 政治課,多半是國父思想、三民主義、大陸情勢和時事分析等。
加強政治教育結束後,女青年重新編組,按照各人意願,分為六個工作隊,第一隊隊長張艾媛,在北部防守區服務;第二隊隊長楊映雪,在中部防守區服務;第三隊隊 長郭文萃,在南部防守區服務;第四隊隊長李坤道,在左營海軍服務;第五隊隊長張淑,在花蓮東部防守區服務;第六隊隊長李吉安,在金門前線服務。
這批女青年,以戎裝持戈躍馬的花木蘭圖形,作為隊徽,做為臂章,配戴在肩上,稱為「花木蘭」隊,活躍在本島及前線各個營區裡,展開巡迴服務工作,深受官兵們的歡迎。
資料來源—孫立人傳 木蘭風雲五十年
[參考來源]
http://www.rocmp.org/viewthread.php?tid=16150&highlight=%A4%EC%C4%F5
http://sweetfamily.twdiic.com/viewthread.php?tid=12&highlight=%A4%EC%C4%F5%ADx
http://mulan.army-vehicle.com/viewthread.php?tid=446&extra=page%3D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