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以為還有時間,做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
但人生無法預測,遺憾總來不及彌補,活在當下,愛要及時,
快向你最親愛的爸媽、親人、愛人、手足、朋友們表達你的愛~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最後一小時,你最想打電話給誰?

      有什麼要對他說的話?


2006年12月,心靈導師理察‧卡爾森的壯年驟逝震驚了全球上百萬的讀者。慰問的電話、信 函、EMAIL蜂湧而至,但這些都難以消弭妻子克瑞絲的哀慟。克瑞絲憑藉著25年來理察寫給她的信來療傷止痛;其中尤以結婚18週年時,理察當作禮物送給 克瑞絲的那封最為特殊。她強忍悲痛,將之整理成書。克瑞絲說:「這是理察最有影響力的書。」

這是本振奮人心的書,也是本心靈癒療書。2006年12月,心靈導師理察.卡爾森的壯年驟逝震驚了全球上百萬的讀者;克瑞絲憑藉著25年來理察寫給她的信來 療傷止痛,其中尤以結婚18週年時,理察當作禮物送給克瑞絲的那封最為特殊,她強忍著悲痛,將之整理成書,分享給大家,克瑞絲說:「這是理察最有影響力的 書。」

這不只是本愛的小書,同時也是理察要送給千萬讀者的禮物。理察在書中也給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那,你的答案呢?

作者簡介 - 理察.卡爾森博士(Richard Carlson, PH. D.

美國著名的演說家,也是開業的壓力諮詢顧問,他更是一個新世代激勵大師,他以輕鬆的文筆破除一般人「想成功,就要日夜努力,緊張兮兮」的迷思。

著有《別為小事抓狂》系列作品十多種,他的著作、演講、錄音帶風靡了數以千萬計的閱聽大眾,造成世界性的「卡爾森旋風」。全球目前超過35種譯本,全世界每一天、每一個角落,都有人因為看了他的書而改變一生。

作者簡介 - 于而彥

曾任主編、總編,現專事翻譯,已出版譯作,包括小說類:《阿甘正傳》、《長日將盡》、《冷山》、《人渣》、《科學怪人》等;非小說類:《生死之歌》、《追尋生命之網》、《善惡花園》等。

內容摘要

想像一下自己每天早上滿懷感激地醒來,高興自己還活著,能呼吸這空氣,享受著大自然之美,甚或還能坐在自己心愛的人旁邊。簡而言之,這正是知道自己即將離開人間的可貴之處。(P31頁)

單純地樂在給予,要比錙銖必較來的容易而有趣得多,更且,給予本身就是喜悅的來源。(P41頁)

快樂的源頭並不是取得我們想要的東西,而是來自需要我們已經擁有的那些。(P62頁)

「把握當下」這是我們所耳熟能詳也必須要力行的事,畢竟,沒有人可以真正知道明天或者是下一個小時更甚至下一秒我們會發生什麼料想不到的事;

遺憾,往往都 是這樣造成的,後悔沒有及時說出,後悔沒有及時表達,後悔,那數不盡的後悔造成了多少人的遺憾,我們無法改變事實,能做的,只有認真的過好每一天,快樂的 活出自我,找尋自己活著的意義,不再只是茫茫然的活著,有如行屍走肉般,那麼的沒價值。

單純的快樂在於給予,當你在幫助人的同時,往往你就是獲益最大的者,學著如何與人相處溝通,學著如何解決困難找出癥結,懂得事情背後真正所引伸的意義,那 些經驗是必須要真正經歷過才能體驗的出來的,並不是僅靠幾本教科書上的知識就能體會;

快樂其實很簡單,不需要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且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人 事物,放慢腳步,快樂自然會跟上你的腳步。

生命,是個很奇妙的過程,這是要經過數憶萬年地演化且在多麼機緣巧合的狀態下才能產生出來的,每天早上,睜開眼睛,呼吸著新鮮空氣,這就是幸福,幸福總是 圍繞著我們,它,就是這麼簡單。

但越容易的事往往越少人能體會,並非所有人都清楚它真正的意義,一生只追求著名利和權位,勞累加身,往往在得到後,身體情 況早已大不如從前,無法負荷,其目的卻只為了存款簿的數字後面能多加個幾個零;如果,他們只剩一個小時能活,我想,那些東西在他們眼中就會變的荒謬可笑的 了吧!自己一生所追求的東西,到頭來卻是那麼的不值,想想真是有點可悲,令人感嘆。

如果我只剩下一個小時,我會對我所愛以及所有愛我的人說聲謝謝,謝謝他們幫助我、在乎我,帶給我快樂和溫暖,他們是我動力的來源,我會對他們說,就算肉體 會消失、會腐敗,但情感卻是不朽的,不會因為歲月而消散黯淡,那存在的價值才是更為有意義的,短暫的分離,是為了換取更長久的永恆。

任何時候,把想講的話 講出來,把未完成的事完成,不要讓遺憾有機會發生,畢竟,人生就這麼一回,不能從來,它不是遊戲,它是實實在在的一個生命,一個個體,過了,那就是真的過 了,再怎麼後悔也只是徒然,因次,活在當下,不留下任何悔恨,愛,要及時表現。

內文試閱 

楔子

我的丈夫牽著我的手,拎著一札用金色緞帶紮起的文件,領著我穿過一條步道,來到我們偏愛的那 張長板椅處,那兒,西洋杉和松樹築起一穹隱密的天幕,還可以遠眺太平洋。離日落還有二十分鐘,我們坐了下來,我把臉頰偎在他的肩窩裡,兩人伸臂摟著彼此, 品嘗著這一刻,心裡感謝著又欣賞到一幕大自然的珍奇。他默不作聲地把放在膝頭的札束遞給我。文件封面頁上的文字躍入眼簾:

一小時餘生:

你會打電話給誰,而你又在等什麼?

獻給克瑞絲,我的生命至愛,

於我們結婚十八週年。

愛妳的理察

那一刻對我而言是尷尬的,因為我只送了他一張卡片。

坐在突崖上,理察望著西沉的落日,我讀著難以想像的美麗作品。即使是來自理察‧卡爾森,這位 多產的名作家,這件禮物還是令人震撼。我納悶,何以有此文?我扭過臉面向他,淚水潸潸而下,我問他是否得了絕症。

他放聲大笑,答道:「不,沒病。是我們的 愛和生命的美麗激發了我的思潮,我必須把它說出來。」如今再讀,他傳達的訊息是多麼強烈雋永。事隔三年,就在我這一生中最傷痛的時期,哀悼著他的英年早 逝,哀悼著失去至愛,而我們共同計畫的未來已不可追之際,我憶起了他給我的這篇文字──世間最美好的禮物。

相較於那躍然紙上的愛,蒂芬妮包裝的禮物和一切 金錢所能買到美麗物品都為之黯然遜色。我打從心底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愛才是真正永垂不朽的。愛是我倆交會和生命表現的核心;

在愛中,理察將持續純淨地 活著。我永遠與他是一體的。這件禮物蘊涵著一份力量,在我們哀慟他的亡故,同時努力跨入新生活的當兒,給了我和一雙女兒希望與慰藉。如今想到他的往生,不禁覺得彷彿在他潛意識深處知道自己有可能會猝然撒手人間,一如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可能。

他分享他誠摰的愛和銘感,以此向我們所有人示範了生命可以活得多麼 完滿。理察把他的一部分送給了我,而這一部分將支撐我度過餘生。

我會把理察永遠擁抱在心窩裡,因為知道他全心全意地愛我,珍視我們相聚二十五年來所分享和創造的一切。緬懷往昔每一個奇妙的時刻,我懷著欣喜,幾無遺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魚不是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